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刘晨晔 杨维杰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03版)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校训,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重点,以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为支撑,科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党政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思想引领 创新专业教学思路

      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坚持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三位一体原则,按照“精细、精品、精英”工作理念,着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守正创新,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融合互动”的鲜亮特色。学院先后获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建设优秀本科教学团队,积极打造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卓越的专业教师队伍,先后获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学校优秀本科教学团队4个、优秀本科教学组织2个。举办“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研讨会,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研讨,推进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赴本溪抗联史实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修,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勉励教师学习感悟东北抗联精神,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水平。

      学院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建设开放灵活、虚实融合、教研相长、资源共享的智慧虚拟教研室,更新教研理念、构建协同机制、创新教研模式,打造协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教师共同体,增强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改革创新要求的能力。

    理论引领 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学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创新,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向深向实发展,获首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6门、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2项。

      学院构建“多维融合,协同递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引进“问题+案例”式教学方法,创新在线教学抓手,以引人入胜的问题和精彩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采用话语主题式教学、专题模块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学院先后举办10余期“坚持真理 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系列活动、20余期“研读经典著作,铸牢理想信念”主题讲座,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独特魅力,坚定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学院邀请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著名学者、专家,为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报告会,举办“《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等主题学术报告会,用深厚的历史视野、宽阔的前沿视角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提升专业理论素养。

    实践引领 创新实践育人抓手

      学院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育人新路径,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课堂学习与现场教学的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学院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旅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馆校共建课程建设为基础,在实践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在红色文化传播与交流中铭记历史、教育青年学生,实现“大思政课”育人实效。

      学院积极号召学生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宣讲党史故事的方式,让群众深刻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学史鉴往守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民族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先后参与城乡基层社区理论宣讲50余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论宣讲团获2023年辽宁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学院积极举办5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带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重点的同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文化引领 创新校园育人氛围

      学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育人作用,以环境教育人、以环境感染人。坚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会为抓手,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学马、信马、用马”的坚定马克思主义者,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构建广阔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平台。在研究会学校社团嘉年华活动中,积极展出专业书籍、播放宣传视频,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问答”“看图猜词”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学院举办“传承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主题宣讲比赛,增强学生对党史、党的精神谱系的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树立正确历史观,提高从师技能和专业素质。举办“研读名著,经典永传”马恩选集读书笔记评选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线《我来为你读原著》栏目,邀请学院学生录播《资本论》《矛盾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思想伟力,提高理论水平。

      (作者:刘晨晔 杨维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