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维度探讨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

    作者:侯衍社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14版)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彭璐珞 肖伟光 著 中华书局

      【读书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在“两个结合”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向互动基础上结出的最丰硕成果。

      近年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关系问题,涌现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比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高水平成果还很鲜见。近期我们欣喜地看到,由彭璐珞、肖伟光合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以下简称《文化基因》)一书在这方面做了可贵尝试,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该书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维度比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博大内容及其当代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部著作弥补了我们的很多缺憾。阅读该书,有以下比较深刻的体会。

      其一,深刻体现出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研究和谙熟把握。《文化基因》一书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依次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重要特征文化基因的寻根式探究和具体阐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得天独厚的精神宝藏进行了深度挖掘,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貌。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基因的具体探究分析,作者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背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谙熟程度,很多内容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又运用得恰如其分。

      其二,本书所体现的一系列突出特色,令人印象深刻。我以为最突出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文化基因》一书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博大精深宝藏的深层内涵和学术资源,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专业性和理论性。同时,又注重把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紧密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而生动鲜活的实践,联系当下现实生活,从而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二是坚持魂脉与根脉相统一。《文化基因》一书在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始终注重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相结合,贯彻了“两个结合”的基本思路和建构路径,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相互成就,协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第二个结合”的深度把握和具体贯彻。

      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文化基因》一书是一部颇有学术理论深度的著作,同时注重在深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同时,关注着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进程。此外,在关注中国大地活生生现实的同时,与国外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层次阐明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能够优越于西方式现代化,何以能够赓续古老文明并焕发出新时代的文明光芒。

      四是坚持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基因》一书十分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内涵和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十分注重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同时,又以面向世界的眼光、胸怀天下的情怀,从理论上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意义,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的重大创新意义,体现了立足中国、凸显中国主体性与面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有机统一。

      五是坚持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统一。《文化基因》一书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学术价值,体现了中华文化学养修养。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深邃的思想、深刻的道理阐释得浅显易懂,并能够信手拈来地举一些生动典型的实例,以讲明道理、阐明问题、阐释哲理,体现了作者娴熟驾驭文字的能力,反映了作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和行动力。作者深谙宣传工作规律,能够准确把握读者心理,文笔表述流畅生动,大大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这部著作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贯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部雅俗共赏、易于传播,能充分发挥其重要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的精品之作。本书的出版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在实践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侯衍社,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