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驻村手记⑪】小庭院变成了“增收园”

    作者:本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04版)

      【驻村手记⑪】

      “来看看,我家庭院的菜地已经收拾出来了。”山西省大宁县罗曲村村民张建贵拉着记者到后院,八九分的菜地里,菜架错落有致,满眼绿色。

      老张打开了话匣子:“你听说没,咱们乡镇有一户人家,去年收拾出房前屋后的5分来地,种上了新品种西红柿,除去自己吃和送人,最后还收入了4000元!今年,咱也跟上。”

      房前屋后空闲土地该如何利用?2023年,大宁县提出“小规模、大群体、小庭院、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记者入户走访时发现,如今,家家户户庭院都没闲着。

      前不久,记者路过太德乡美塬村,见到一户庭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走进院子,便一下子与小葱、豆角、茄子、水萝卜、西红柿撞了个满怀。

      女主人冯东莲笑盈盈地说:“前年冬天,我家新栽了4亩宁脆苹果树,要到明年秋天才能大面积挂果。得亏有庭院里的这1亩地,手头马上活泛起来了。”

      她掰着手指算起庭院的增收账:30只小鸡羽翼渐丰,很快就能下蛋,加上种植的蔬菜,预计今年能多增加收入3500元。

      除了传统果树,各类中药材种植,正成为大宁庭院里的“明星”。

      走进昕水镇安古村村民马牛锁家,只见一株株连翘枝叶繁茂。“药材可挣钱哩!就我们家屋后这片地,种了212棵连翘、50棵红花,估摸着今年能卖8000多元。”马牛锁难掩喜悦,这是村里鼓励的种植项目。

      指导农民种植,可不是一件易事。以前,有的村发展经济心切,见某一种作物行情好,就鼓励农民一齐上。结果,丰收了,也“烂市”了。

      “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村民只负责种,加工销售都有村集体来兜底。”一旁的安古村村支书张建军接过话头,“安古以种植中药材见长,这几年,村两委引进了中药材加工企业,为村民免费提供种植管理指导和药材回收服务。”

      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使之与农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这种做法的确见效,提高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小庭院变成了“增收园”。

      “弄个菜园子,养点鸡鸭,这只是庭院经济的一种形态。县里已出台了支持乡村庭院经济的方案,我们鼓励广大村民探索更多形式,譬如建立非遗工坊、打造特色民宿、设立直播带货点……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大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尉林平说。

      (本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