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春风化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写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举办十年之际(一)

    作者:本报记者 龚亮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04版)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是帮助我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及时雨’。”

      “原来理论宣讲并非枯燥无味,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一点儿也没想到,一次宣讲的内容传播范围如此之广、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影响如此之大。”

      …………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至今已走过十个春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品牌和平台。

      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世界大变局中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与光明前景”“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的认识”,十年来,百场讲坛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精心设置宣讲主题,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通过接地气、有生气的宣讲,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的力量。

    理实交融

    理论宣讲接地气有生气

      理论宣讲怎样才能打动人心?在百场讲坛第103场、第127场、第136场主讲嘉宾,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看来,要多用事实、故事增加讲座的知识性和吸引力,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020年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是年12月,百场讲坛第105场活动走进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地处巍巍燕山腹地,滦河潮河纵贯南北,滦平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不懈努力,滦平县于2019年5月摘掉了贫困帽子,也涌现出了一批像范振喜、吕晓勋这样的优秀干部。

      在滦平县第一中学大礼堂内,时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辛向阳作了题为《脱贫攻坚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的讲座。通俗的表达、身边的事例,由表及里、入情入理的宣讲,引发现场400余名听众的强烈共鸣。“听了辛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作为帮扶责任人,我更有动力去巩固脱贫成果。”现场听众、滦平县委宣传部干部郭颖动情地说。

      “很高兴跟各位朋友讨论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今天我想讲3个问题,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主题观、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未来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唯一的选择……”2022年7月,百场讲坛第112场活动在线上举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关于在大变局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讲座吸引网友广泛关注。

      网友留言:“和平与发展是永恒的理想和愿望,但我们也知道,和平与发展不易。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和平安全应该成为国际社会最珍惜的财富。”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透彻,把各地区、各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和有效做法讲生动、讲鲜活,一场场贯通理论与实践、融通历史与现实、连通国际与国内的高质量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主流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时制宜

    关注热点回应关切

      2019年8月,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剧目,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央视热播,贵州遵义成为关注焦点。

      百场讲坛抓住这一契机,在革命老区遵义举行了第98场活动。“中国有理由自信!”这一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讲座主题,令会场气氛热烈而庄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的陈曙光从历史逻辑、世界视野、辩证智慧等三个方面,讲透了中国自信的强大根基,驳斥了污蔑中国的谎言谬论,赢得场内阵阵掌声。

      十年耕耘,百场讲坛走进城乡社区、贴近干部群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助力将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促进发展、引领风尚的精神力量。

      早在举办之初,百场讲坛就注重与地方工作和地区文化特色相结合。2014年11月,百场讲坛第8场活动走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戴旭以《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为题,从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以及当下国际军事形势分析等多个层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厅内座无虚席,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多次被听众的掌声所打断。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的数千名听众,无不被翔实而鲜活的军事史实和主讲嘉宾浓郁的军人情怀、忧患意识所吸引、震撼。这场宣讲活动也成为当地抗联纪念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受到地方热烈欢迎。

      十年探索,百场讲坛不断丰富宣讲模式,专家与践行模范同台宣讲,形式求新,效果更入心。

      “和王继才的战友、乡亲共同学习他的事迹,现场相当感人。对我来说,宣讲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和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与现场观众面对面互动,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提出的问题对我很有启发。”百场讲坛第68场、第86场主讲嘉宾,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说。

    丰富供给

    全媒体传播精彩不断

      去不了现场,可以看网络直播;没时间看全程,可以追微博、刷视频,翻看精彩观点;想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还有根据宣讲内容精心编辑出版的主题图书《中国价值》《中华文化公开课》……全媒体、立体化、全国性的融合传播,使得每一场宣讲的内容得到更广泛、持久的传播。

      “百场讲坛坚持做了十年,已经越做越完善了,尤其是利用新媒体的多种载体、多种传播方式来做,非常值得赞赏。”百场讲坛第41场主讲嘉宾、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胡占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的宣讲视频仅在‘学习强国’平台的播放量就有近300万。宣讲内容结集出版,而且增加了插图、照片、注释等,知识性、可读性、思想性更强了,更便于人们持续阅读、深入了解、广泛传播。”百场讲坛第129场主讲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对此感触颇深。

      十年坚守,百场讲坛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通过丰富内容产品供给,满足更多受众需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向深入。十年来,百场讲坛现场听众累计达58000人,线上收看收听视频直播达3.49亿人次。

      全媒体时代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带来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融合传播的推动下,百场讲坛在守正创新中探索“厚重内容”的“轻量化表达”,实现了受众覆盖面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严格遴选的名家、大家和先进模范富有感染力的宣讲,叠加“宣讲前预告预热、宣讲时线上直播、宣讲后二次传播”的工作模式,百场讲坛的正能量聚合成互联网空间的大流量。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从认知认同转化为践履笃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本报记者 龚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