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江西萍乡:龙舟竞渡 乘风破浪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本报通讯员 文怡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

      端午时节,夏雨漓漓,柳色青青。

      “划赢船呀,哦吼!”5月19日,萍水河湘东段,划桨翻飞,碧波欢腾,赛龙舟号子此起彼伏。

      一年一度的湘东龙舟文化节里,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龙舟公园聚拢了沿河两岸的20支队伍,其中7支是同处赣湘边的湖南队伍。

      “赣湘共饮一河水,通过比赛,既能增进交流、扩大湘东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又能与高手竞技提高龙舟水平,何乐而不为!”湘东龙舟协会会长邓建伟说。

      河中水草,摇曳清香;夹岸观众,声如雷动。

      一声尖锐的哨响,三条龙舟似离弦的箭,卷着急促的浪花,龙头威武昂起,龙尾剑指蓝天。随着咚咚的鼓点声,船上20名彪悍黝黑的龙舟手,划桨、举桨、插桨、拉桨、提桨,出水复位,动作行云流水,船桨起落间,龙舟跳跃着向前;进入最后100米冲刺,鼓点加密,桨频加快,飞奔撞线。胜利者挺直腰,挥臂举桨,接受赏红和两岸观众的欢呼。

      受传统文化熏陶,湘东区的很多年轻一代也爱上了划龙舟这项运动。

      “我爷爷和我爸爸都划龙舟,我伯伯划旱龙舟。现在他们划不动了,我们年轻一代就顶上去。这项传统运动让大家更有团队精神,我们要把龙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五四龙舟队桨手熊启昭说,他来自一个“龙舟世家”,从小就看长辈们划龙舟,如今他也成了主力。

      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

      干龙船即旱龙舟,是端午节前后湘东地区由来已久的一项民俗活动。湘东旱龙舟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在赛龙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带有表演性和娱乐性的民间习俗。2013年,湘东旱龙舟入选第四批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0多人组成的旱龙舟队伍浩浩荡荡,以龙舟方阵为中心,分为若干个方阵,演员是清一色的湘东区五四村当地农民。

      前有一青年男子扮演的媒婆开路,紧随其后的10多名高跷手小丑装扮,手持蒲扇,表情夸张,时不时惹得众人大笑。

      龙舟方阵用大缆绳围成龙舟状,20名头扎红绸带的划手齐声高喊“划赢船啊,哦吼”的划船号子,一前一后有节奏地奋力挥桨,手划脚移,似水龙船破浪前行。

      “以前旱龙舟在狭窄拥挤的湘东老街表演,总感觉放不开,现在改在宽敞漂亮的沿河路、龙舟公园展开,一路上都是美景,人山人海,我们耍起来也更放得开。”湘东旱龙舟第四代传承人林炎金喜笑颜开。

      在外创业的五四村村民刘新是第一次参与旱龙舟表演,他手舞龙珠与龙头戏耍,自信满满地说:“龙船越划越顺,我们的日子越划越好。”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本报通讯员 文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