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多措并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夏捍东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05版)

      【专家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区域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特色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

      注重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应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条件,确定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把增加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放在突出位置,根据不同县域特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供给水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与中心城市、县域之间协同互补、错位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品牌,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加强县域文旅经济发展。

      注重规划布局,推进集群化发展。加强产业新城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应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上下游企业配套衔接的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和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探索组建产业合作平台或联合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县域经济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向外兼并重组,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注重科技支撑,提升智能化发展。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农牧种业等发展水平,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融入区域“人工智能+”行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力量,通过技术转让、技术租赁等模式,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有序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回乡创业、下乡创业,探索与高等学校、大院大所建立结对合作关系,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弹性服务。

      注重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化发展。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内涵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做好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承接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医疗康养、文体赛事等产业,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和供应链。

      (作者:夏捍东,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