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深圳市光明区教科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区

    作者:刘懿 刘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09版)

      60名科技创新教育种子教师封闭式集中培训、首批区级家庭创客实验室集中挂牌、校外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扩容至25家……深圳市光明区通过系列“组合拳”不断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当前,光明区正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坚持区域教育与科学城建设同频共振,光明区教科院将光明科学城的资源优势融入基础教育培养体系,探索开展教育合作和协同创新,精准实施多项改革举措,助力光明区打造成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示范区。

    扎实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着力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

      近年来,光明区强化科教融合顶层设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先后与深圳多所高等院校展开密切联系,先后印发《光明区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教育精细化、科学化。

      光明区教科院积极响应区域科技创新教育部署方案,扎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为提升科学课教学质量,光明区教科院以项目式设计为切入点,践行“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聚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推进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项目式学习是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持续探索与实践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光明区教科院收获了一系列经验与成果,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开展项目式学习种子教师培训,推动教师实现育人理念转变;从案例实践走向课程设计,助推学校构建项目式学习实践样态,提升区域内学校品牌教育理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建立“培训—实践—展示交流—改进”四环节闭环培养体系,协同助力项目式学习纵深开展,推动科学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广泛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完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

      丁零零,伴随着熟悉的上课铃声,光明区楼村小学的学生带着好奇心踏入一间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实验室。讲台上摆放的智能救援机器人灵活地伸展救援臂,在模拟场景中轻松完成了高难度的救援任务,引来了学生的阵阵喝彩。

      作为楼村小学与科大讯飞共建的“光明区一校一企一特色共享创客实验室”,这间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拥有人工智能实验教具、开源硬件等先进的教学设备,通过远程设备控制和设备间互通互联的功能,使得教室管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目前,在中小学校内已建成15个共享创客实验室,多种高科技智能物联设备的协同运用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学习空间,未来工程师、小小实验家、航模、编程机器人等科技创客社团活动依托优质平台蓬勃开展,助力青少年的科技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深耕科技创新教育,潜心播种科创种子。光明区教科院深入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企业、社会团体、学校等申报科普教育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和科普活动项目,合作共建特色科普活动场所,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科普参观、科普体验、科学探究等多样化的科普服务内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潜质。同时,光明区教科院依托光明少年科学院的重要创新平台,积极策划探究性小课题研究、小院士研学科考和小院士个性化培养等特色活动。

    积极探索精准培训模式 赋能科创教师专业成长

      精准规划科创教师成长路径。光明区教科院搭建“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科创教师成长路径,组建由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及一线科技创新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智库,引领区内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采用“1位智库专家+1位科创名师+N位科创教师”的模式,共同开展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活动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专家资源优势,为科创教师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持续培养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科创教师。

      精细化开展科创教师培训。光明区教科院将科创教师培训纳入科技创新教育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培养力度,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分层分类的沉浸式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特点针对性提升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思维、课程设计等专项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教师开展科创活动的教学能力。

      近年来,光明区教科院聚焦在教育“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持续打造特色赛事活动,擦亮科创教育品牌,以多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储备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在2023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中,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学生荣获J组全国第二名,获特等奖2项、金奖2项,另获公益主题奖1项,晋级2项全球邀请赛并赴美国参赛。在第9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项目中,光明区荣获大赛创新潜力奖1项。在2021—2023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中,光明区学子以5金4银、7金8银、5金5银的成绩向全球展示了光明区科创教育的丰硕成果。  

      (作者:刘懿 刘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