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

    全国将办万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09版)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韩业庭)文化和旅游部30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整体情况。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6月8日,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据统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9642项,重点活动有“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等。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将于6月7日开展,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共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该展览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等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的时代风貌。

      “‘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化瞬间和场景呈现,反映渗透在非遗中的“记忆”“渊源”“文明”“感触”,尤其是反映非遗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中形成的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云游非遗·影像展”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各大网络平台共同承办,带领用户通过影视作品云观非遗。相关平台将推出的非遗主题影视作品既有《叙非遗·苗艺》《巫咸技忆》《非遗正青春》《了不起的非遗》《假如颜色会说话》《谷雨中国》《大国匠人遇见非遗》等精品非遗纪录影像,也有植入了非遗元素的影视剧,还有非遗手艺人、传统戏曲人开展的网络直播内容。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李韵 通讯员刘意林)国家文物局30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情况。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的主场活动设在沈阳市,主场活动多彩多样:辽宁省博物馆推出《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和《出将入相——戏曲文物与艺术》展。同时,辽宁省博物馆还推出门票减免、延时闭馆、公益鉴定等一系列惠民举措。沈阳市委、市政府也组织了十大配套特色活动,比如在惠民活动周期间,游客可免费游览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及清昭陵、清福陵,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举办“守护瑰宝 探源沈阳”百场公益宣讲及文物惠民活动,包括文博考古讲堂、博物馆特色主题展览等,进行文物知识普及,力求让更多的人走近文化遗产。

      据介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数量众多的相关活动,其中包括惠民服务3400余项。比如,辽宁、河北、安徽、海南等多地将开展免费开放和文物公益鉴定活动,湖北将启动主题研学活动。各地群众会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