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16年,我来到温岭市图书馆上班。工作几天后,时任温岭市图书馆馆长的杨仲芝问起我的工作心得。我直言不讳:书旧、人少、馆舍破。原以为她会生气,没想到她却跟我聊起了梦想——改善图书馆条件,为温岭读者创造一个更好的精神家园。
2017年,温岭市图书馆申请到一笔图书采购经费。于是,大量新书涌入,所有图书馆员每天在阅览室里奋战,每一本书经过图书馆员的手整齐有序地来到书架上。但市民们并不知道图书馆内发生的变化。杨馆长提议,敞开大门开展阅读活动。经过大力宣传,每逢馆内举办阅读活动,读者都纷纷前来参与。
为了改善馆舍环境,我们结合业务知识,自行学习设计,优化老馆现有结构,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多次走访调研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寻找适合的阅读阵地,陆续建设了一批乡镇图书分馆、自助图书分馆、家庭图书分馆、文旅图书分馆等特色鲜明的分馆,并为这些特色分馆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提供现代化技术服务支持。2018年,家庭图书分馆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几百家县市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征集推广活动最佳创新奖。如此殊荣,正是我们图书馆人走遍温岭城乡各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5月10日,温岭市文化中心正式投放运营,全新的温岭市图书馆也随之拔地而起。而曾经的老馆也将得到修缮,继续为老城区的市民提供优质的图书借阅服务。新馆正式运营,我们身上的担子与责任更重,但我们始终铭记,做一个图书馆人,要一心为读者、一切为读者,用一馆好书赢读者。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刘梦、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