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浙江工商大学:竞赛十年磨一剑 法治人才香苦寒

    作者:苏新建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16版)

      浙江工商大学是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建的重点高校,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法学)建设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致力于培养国内和涉外法治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2012年,学校牵头举办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并被列为省级赛事,通过辩论、演讲、征文、模拟法庭4项竞赛积极推动全省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竞赛带动下,学校结合“四维融合”育人理念,扎实推进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渐形成“四维融合、四赛驱动、四课链通”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四维融合”人才培养目标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要求高校科学建构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优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学校明确提出“学科维度、实践维度、国际化维度、创新思维维度”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以实践维度为主要亮点,汇聚学科维度、国际化维度和创新思维维度,融合4个维度的全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四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维度为理念指引,以实践维度为核心脉络,将国际化维度和创新思维维度融于实践维度之中。

    构建“四赛驱动”人才培养体系

      为培养兼具深厚法学理论知识和扎实法律实务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学校发起成立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每学期循次开展法律辩论比赛、法律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比赛和法律征文比赛,并发展成为“四赛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包含法律辩论、法律演讲、模拟法庭和法律征文4项赛事,有助于综合提升法科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项赛事获得了浙江省各省属法学院校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赛,并且吸引了江苏、上海等地10余所高校参赛,已被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列为A类竞赛项目。

    深化“四课链通”协同育人机制

      为保障“四赛驱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学校不断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积极打造“四课链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课堂实训课程,邀请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到校讲授民事法律实训、刑事法律实训、行政法律实训和涉外法律实训等课程,将法律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开设带教实训课程,充分发挥7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优势,协作开展诉讼程序实训、仲裁程序实训、调解技能实训、非诉技能实训等课程,推动法学实践课程创新。建立诊所实训课程,积极调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合作开展执业技能实训、类案检索实训、沟通谈判实训、法律援助实训等诊所实训课程,打破法学理论教学与法学实践教学之间的壁垒。创新模拟实训课程,不断强化“走出去”“引进来”多元战略,共建调查取证实训、举证质证实训、法庭辩论实训、文书写作实训等模拟实训课程,保证“四赛驱动”人才培养体系的质效。

      10年来,在竞赛的驱动下,浙江工商大学持续为法治浙江、法治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学校法学院先后有550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近3年,学校法学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95%,考研深造率达32%,司法考试通过率平均达81%以上。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得到考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法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连续6年位列全校所有专业第一、浙江省属高校法学专业前列。       

      (作者:苏新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