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庆霞 孙熙雯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11版)

      当前,我国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阶段,乡村全面振兴正在稳步有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注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实现以乡村产业系统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借助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方式,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向二产和三产拓展,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和联合体,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等目标。

      立足自身产业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够不断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应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在做好农业初级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规模、不断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从而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深度延伸。产业链条的延长,能够让农产品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农业向加工、制造、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延伸,显著降低单一农业的经营风险。

      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产业横向融合。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是乡村一二三产业实现纵向融合的重要前提。如果农业生产的规模小、品质低,也很难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伸,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也会因缺乏特色和吸引力而难以发展起来。推进特色农业横向融合是提升农业产业规模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乡村可以在做大做强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把邻近区域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加以整合并发展壮大,形成农产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提升村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产业融合发展长效机制。乡村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村庄能够有效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为村庄构建产业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充分保障乡村产业的有序发展,及时将市场变化情况传递给村庄并引导其有步骤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社会资本是产业发展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的基础,需要充分探索合理路径,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发展,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人才资源是联结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村庄要能够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引进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用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整合资源引导产业融合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但仍然面临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回溯农业的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人们将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可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出更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带动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不断完善,提高农业生产率。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乡村产业体系完善协同和乡村产业链提质增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进步和创新恰恰能够在其中产生重要驱动和引领作用。因此,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所在。

      应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相比工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往往研究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地区差异大,仅靠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形成显著的激励效果,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需要担任好计划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因地制宜构建起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为农业科技创新打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各相关领域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尤其是提供好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和农业专家汇聚在农业第一线,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以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生产由大到强;激活社会资本,在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产品深加工水平等方面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并在促进农业科技转化方面发挥好资本的力量,开拓更广泛的市场。

      深化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程度。数字技术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能够为乡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平台支撑,还有助于乡村产业生产力的提升。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平台企业、现代化物流等方式,带动了很多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人们对乡村旅游文化市场的更多关注。但仍有不少地方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创体系发展滞后、农业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成熟等状况,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各地应通过改善乡村数字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数据要素的共享效率、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李庆霞 孙熙雯,分别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省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智库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