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大连理工大学:

    沐文化之风 品传承之乐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杜佳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7日 08版)

      “快看,舞龙舞狮来啦!”循着锣鼓声的方向,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一头凛凛“雄狮”踏着威武步伐,两条蜿蜒“巨龙”紧随其后。5月25日,在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节嘉年华传统文化展区,舞龙舞狮课程的学生们带来精彩表演,在闪展腾挪间展现“龙飞狮吼”的魅力,赢得阵阵掌声。

      大连理工大学将高品质大学文化作为促进“五育”并举、“五育”融通的重要载体,多方位涵养时代新人。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标志性品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节自2010年起已举办十三届。2024年校园文化节,学校引进“中外芭蕾精品”“蒙古族传统歌舞非遗展演”等多场高水平演出;邀请两院院士、奥运健儿、国乐名家为师生带来多场讲座报告;开展成长奇妙夜、古诗词音乐导赏会、海边读书沙龙、文化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百余场,师生校友齐聚一堂,共沐文化之风,共品传承之乐。

      五月的夜晚,槐花香气铺满校园,学生文化中心剧场灯火通明,学校文化立项支持项目“大师系列”原创舞台剧《士者豪情》的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青年学子用青春之姿演绎老一辈学生爱国兴校的奋斗故事。自2013年起,学校通过“文化建设立项”的形式积极引导、支持各单位开展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整体繁荣发展。立项开展十余年来,学校已累计支持文化建设项目200余项,培育“大师系列”舞台剧等原创文化作品,建成“静阅壹时”读书空间、桃李园等文化空间场域,支持学科专业史、功勋教师传记等整理编撰。

      “满族刺绣针法,除了平绣直针和斜针之外,最具特色的应该是锁针绣和打籽绣了。”在建筑与艺术学院“图形设计”课堂上,满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立梅和陈素香正手把手指导学生完成刺绣作业,年青一代用稚嫩的双手传承着古老的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在大连理工大学并不是个例。国粹京剧、古法制陶、红楼梦赏析……这些大受欢迎的传统文化课一直是学生们选课时的热门。

      2024年初,大连理工大学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施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邀请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联合授课;打造“情韵中国雅集课堂”“辽宁传统手工艺非遗工坊”等文化特色品牌,扩大师生参与面;加大力度扶持京剧社、皮影社、书法协会等传统文化学生社团,让学生在课上课下的文化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大连理工大学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突出文化建设工作的育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杜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