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黄河科技学院:弦歌不辍40载 昂首阔步向未来

    作者:董黎丽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4日 08版)

      从办学之初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到成为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多年来,黄河科技学院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应用型创新性高素质人才。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探索和创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大学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定:不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根本任务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建校后,历经10年的执着努力,学校终于得到上级党组织的批准,于1994年在学校建立党总支。1997年,学校建立“校党委”,成为全国率先建立党委的民办高校。4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形成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其中一位校友毕业后,先后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并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被推荐为10名“首都学习之星”典型之一。

      大学之大,在于师者。多年来,学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汇聚优秀青年人才和杰出创新团队,打造德才兼备、学术造诣深厚、学科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队伍,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高端人才150余人;拥有工程师暨教师、律师暨教师、高级经济师暨教师、会计师暨教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800余人。他们用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和梦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撑起了一片蓝天。以2012届的一位校友为例,从学校毕业后攻读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后成为英国萨里大学5G/6G创新中心博士后,现为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科研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深化改革,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的诉求。学校深入推进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创融合,持续创新“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培养孵化体系。学校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及特色行业学院4个。一系列平台,为学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6856项,其中国家级2858项。学校荣登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100),是河南省入选的唯一一所民办高校。以已经毕业的一位校友为例,从学校毕业后成为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由于其实践能力突出,入学后便拥有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博士毕业到高校参加工作,33岁成为信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副院长。

      创新应用,提升科研。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基础,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着力培育高层次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建成省重点实验室、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高层次创新平台50余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0多个。学校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2018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学校连续4年在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名列第二位,位居“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排行榜”全国民办高校第一名,位居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排行榜第四名,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十快高校”。学校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以其中的一位校友为例,现为郑州飞轮威尔集团董事长兼CEO,是大鱼智行车品牌创始人。他曾入选2018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并连续两年入选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在他的创业故事中有这样一段经历:刚开始创业时,和同伴们在深圳进行产品程序测试,在几个月毫无进展的情况下,他找到了学校的老师,并和学校的自动化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研究所的4位博士为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所有仪器设备都对他免费开放。3个月后,他的团队成功突破了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依托载体,构建孵化体系。学校将“双创”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共建“U创港”创业综合体,被郑州市委市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构建了“创客工作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黄河众创空间获全国首批众创空间,与大学科技园双双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学校依托“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孵化创新性成果,近年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4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3银7铜”奖项,学校连续9年获“河南省优秀组织奖”;全力推进孵化成长性企业,在校生创办企业197家;全力推进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先后培养了“河南省创新创业十大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获全国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颁奖会上,作为全国4所典型高校之一代表发言。国务院“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国家创新创业专题调研组、国务院大督查创新驱动组先后到校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

      四秩沧桑砥砺,四秩弦歌不辍。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各科类实验室136个、实验分室428个,校外实训基地252个,教学科研仪器总值5亿元,馆藏图书387万册;具有比较完善的体育和艺术教学设施,为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黄河奔腾,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黄河科技学院将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在“建设什么大学、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探索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知名应用型科技大学,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努力写好新时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

      (作者:董黎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