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光明日报】
我与《光明日报》的缘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从“被动”到“主动”,换种说法就是从最初的“没啥感觉”到现在的“情有独钟”。
1991年,我打破了欧美人在国际象棋运动项目上长达64年的垄断,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子世界冠军。那次比赛持续了一个多月,跌宕起伏的比赛进程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中国女运动员勇夺世界棋后”成为年度体育话题。回国之后,突然间自己面前多了很多采访邀约和记者的话筒,身不由己要去学着适应棋盘之外的世界,大概这就是“少年得志”必须面对的成长考验吧。然而,应对记者的“长枪短炮”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运动员的战场是赛场,而不是做一名公众人物。作为一名20出头初出茅庐的新人,有些问题自己确实不感兴趣或者从来没有想过,当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如此一来,那时候不管是面对哪家媒体,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采访和采访之后的“没啥感觉”,对《光明日报》也不例外。
后来,我转型到首都体育学院工作,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亟须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领域进行知识补给。此时,当我再翻阅那些兼具理论造诣和学术营养的报纸杂志时,如同口渴的人遇到了水源,从此对《光明日报》越来越有感觉。
“情有独钟”的对象主要是《教育周刊》和《教科新闻》版,这里有关于教育改革的深入讨论和教育理念的独到见解。文章理论站位高且可读性强,常常整版聚焦某一个特定的专题,从不同视角阐述观点,读起来很过瘾。我喜欢看全国各地教育名家的稿子,先进的教育理念观点和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对相关工作开展很有启发。更喜欢看记者的大块头文章和三言两语深入浅出的点评,扎实的理论功底,老辣的文风,专家级别第三方视角引导读者客观思考教育领域的现象。研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不知不觉间,我成了《光明日报》的“铁粉”。
让我更为“主动”的是《光明学人》版,每每读罢都会令人产生向老一辈杰出学者脱帽致敬的感动。2021年初春,我产生向《光明日报》投稿,写我的博士生导师张厚粲先生的想法。我知道这对自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能准确刻画出心理学界泰斗张厚粲先生的学识和品格吗?笨拙的文笔能胜任《光明日报》整版文章的要求吗?可是,心心念念想为导师94岁的生日准备一份不一样的礼物,所以即便知道这篇传记体文章不好写,我还是决定要试一试。
于是,2021年的春节变成了写作周。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那些求学时与先生在一起的时光像电影一样重现,有很多话想写,又不知如何下笔。有时,我甚至在梦里还在琢磨文字的表达和取舍。想到张老师平时总喜欢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于是我决定用一种率真文风进行写作,《心至真,理致知,学致用》一文当中各个小标题也特意采用了藏头诗形式,串起来就是“心理学张厚粲师”,道出业界晚辈对先生真挚的敬重和爱戴。终于,文章在张老师生日之前完成并刊登出来。那年张厚粲先生的生日聚会,我带去的寿礼就是《光明日报》,看着先生爱不释手将报纸拿在手里的开心劲儿,我的心里也被快乐占得满满的。
2022年初,母亲因病去世。有很多话想和已经在天堂的母亲说,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无法从失去母亲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母亲曾经告诉我,她最美好的回忆是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时光。忘不了母亲每每翻开相册给我讲大学时代生活时,眼神一下子就变得神采飞扬;忘不了每年快到清华校友返校日的时候,她都是满心期待……于是那年夏天,我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拜访母亲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欧阳钟灿院士,从欧阳伯伯那里听到更多母亲大学时代的故事,还听欧阳伯伯讲20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的校园故事,讲博览群书打下扎实基础的必要性,讲物理学界誉为“钟灿-赫尔弗雷奇方程”的由来,讲艰苦岁月时的学术坚守,讲新时代中国物理的科技发展……对自己而言,这样的对话无异于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在欧阳伯伯的亲切话语中,我更真切感受到属于母亲那代人特有的一种品质,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那种对党和国家事业纯粹的爱。
又是一次自告奋勇主动投稿。写作的过程中,母亲的面庞一次次在我的心底出现。随后《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文发表在2022年10月《光明学人》版。文章以“莫道岁月催人老,激情奉献咏《少年》”作为结尾,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定格。这篇文章也让我对母亲的思念找到了释放的窗口。
这么多年来,每次在学术论坛和活动遇到光明日报编辑记者,都有一种亲近感,仿佛大家是一起共事过的伙伴。或许因为大家都具备以下特征,才会产生这样的熟悉感吧:这些编辑记者的外表大多透着温和内敛的文气,服饰颜色是那种在人堆里不易被发现的冷色调,还有就是在别人发言时总会保持一脸认真倾听的神情,在活动空隙时与其他参会人员攀谈交流观点,在照相的时候主动找不靠近中心的位置站。对了,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都会主动加对方微信,然后大概率就是绝少有联系,除非是要约稿,但你却感到彼此之间挺熟悉。这样的伙伴关系真是用实际行动见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
喜欢《光明日报》,喜欢那股带着温度、力度和气度的墨香,喜欢那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编辑记者,喜欢《光明日报》如一束光照亮了岁月,带来内心深处的自在和温暖。
(作者:谢军,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