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文艺评论周刊·舞台艺术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越剧《梁祝》:带热经典 启示当下

    作者:王柔桑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16版)

      【舞台艺术众家议】 

      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映70周年。越剧《梁祝》对民间传说多次修改、去芜存菁,曾被赞誉为“戏曲改革的典范”,在当年的广泛影响带动了其他经典剧目的创排,对当下戏曲传承有着启示意义。

      今年初,上海越剧院首次集结《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四大经典”剧目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我作为新一代的范(瑞娟)派传承者,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梁山伯,与同道一起将这一经典剧目献给了首都观众。

      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越剧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越剧“四大经典”剧目的演出历史悠久,至今仍在观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以越剧《梁祝》为例,它的演出历史贯穿了越剧100多年的发展史,也是演绎这一题材的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影响最广的。1953年,由范瑞娟与袁雪芬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拍摄成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并于次年上映,该片多次出现在重要的外交场合,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名片。越剧《梁祝》在当年的广泛影响带动了其他经典剧目的创排,其中纯正爱情追求不得后的灵魂升华,“楼台会”中或激烈或平缓或如泣如诉的旋律和大段对唱,仍与今天的观众产生着巨大的情感共鸣。今年初是上越“四大经典”剧目首次在京集中推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展现出经典的魅力。

      越剧《梁祝》对民间传说多次修改、去芜存菁,曾被赞誉为“戏曲改革的典范”。越剧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来实现的,这对当下戏曲传承有着启示意义。越剧发源自浙江,形成于上海。20世纪初,上海近代都市文化对越剧剧种特质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入上海后,具有自我革新、追求进步的剧种带头人深感越剧根底不厚、传统剧目不多。于是,她们便一边向昆曲、京剧、绍剧等前辈剧种吸取养分,一边向话剧、电影等外来文艺吸收新的文化力量。比起许多根植于传统农业文明的古老剧种,可以说越剧是一个在近代都市文化催生下,广泛吸纳各艺术门类优长而诞生的近代戏曲代表剧种。

      20世纪40年代,越剧开启改革后,袁雪芬与合作者曾试图把昆剧的舞蹈身段用到越剧里,这是一个反复实践、摸索的过程。因为昆剧属于曲牌体,节奏较为缓慢,身段动作繁多复杂;越剧是板腔体,节奏比昆剧快,动作需要简化不少。越剧在表演上学习昆剧,但不能完全按照昆剧的规范来套用,而是要将生活动作提炼为艺术,使简单的动作更加丰富、美化、细致。

      袁雪芬将昆曲演员郑传鉴聘请到雪声剧团,一方面给演员进行身段训练和表演技巧的指导,同时指导大家唱、念、咬字,学习中州韵。从郑传鉴开始,越剧乃至戏曲也有了一种新的职务,即“技术指导”。更多的昆剧艺人介入越剧,把昆剧的艺术成果融入越剧,不生搬硬套,而是借鉴昆剧艺术经验创造了新程式,为越剧的提高、发展作出了贡献。

      越剧改革还不断融入现代演剧观,即向话剧等形式学习,结合越剧自身特点,建立编导演音美艺术机制。越剧早期的排演情况与其他剧种大致相同,但比很多剧种更早建立起编导制。参加越剧改革的导演,都是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承继了话剧的优良传统,接受学习了新的理念。紧接着,越剧的化妆、服装、灯光、舞台美术等都随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越剧综合艺术的独特风格。

      除了对昆曲与话剧的借鉴学习,越剧吸收借鉴的剧种还有很多,如《追鱼》源自于湘剧,《打金枝》源自于晋剧,《双烈记》中“夸夫”一段唱就吸收了豫剧、扬剧、徽剧的音调,范瑞娟与傅全香的《李娃传》学习了川剧的《绣襦记》。但这些戏最终都化为越剧。

      老一辈越剧人学习昆曲等其他剧种不是生搬硬套,学习当时进步的话剧与电影也不是完全复刻。剧种最终的形成、流派的诞生乃至传承发展,其实都是戏曲艺术内部的扬长避短。流派创始者多是在继承传统范式基础上,结合自身长处,从而创造出新的格局,引发如潮的效仿,最后自成一派。《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之所以能被称为越剧“四大经典”剧种代表作,与其对适合剧种的题材定位、剧作构思、导演手法、表演特点、唱腔流派、受众影响等方方面面因素的高度统一融合以及极致表达密不可分,最主要的是它们都体现出其他剧种所没有的独特风格与典型性。

      但现今许多文艺创作过程中对“拿来主义”的含义理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借鉴”常常被忽略或扭曲,概念的“置换”悄悄地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多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美学一直受到西方话剧思维特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影响,直接借用“他者”,而不论概念本身是否偏离传统,带来了戏曲审美趣味的偏离。

      好的传承并不是原封原样、照模脱模。继承流派的正确道路和方法,不仅是把一个流派的艺术认真扎实地学下来,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风格、新表达。要发展流派本身,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流派精髓学习到位,并结合时代特点、表达方式、观众审美等因素有机融合再现。同样,创新也不等于要一概否认传统,觉得“传统的就是老旧的、过时的”,拿来现代的、新的元素直接硬装在传统上,这样无异于是对传统的最大伤害。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观众的欣赏方式与角度也不断在变化。在现今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受众接收到的更多是碎片化的或是片面的信息,专业院团应该通过正确的、高级的审美品格引导观众,讲好既有个性特色又有人类普遍价值意义的故事。只有不断地拓宽视野、把握好创作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以新的思路、新的内容,赢得更多观众特别是青年戏迷,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作者:王柔桑,系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