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百年墟市焕新生

    讲述人: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副主任 王凌燕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07版)

      【一线讲述】  

      观澜古墟,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北部,是深圳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墟市街区。我时常漫步在这里的街巷间,感受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300多年前,客家人在观澜河畔开墟建市,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墟市和商贸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居民迁出,房屋空置,古墟逐渐衰败。幸运的是,从2019年开始,我们实施了保护性开发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在修缮时最大程度地使用原历史建筑的旧材料和各种构件。像青砖、条石等原材料,很多都是去惠州、佛山等地收集,为的就是保留原历史建筑的特色。如今的观澜古墟,青砖灰瓦、古色古香、重焕新生,走在街巷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络上。

      活化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2023年2月,古墟以全新面貌开门迎客,不仅引进了万鼎美术馆、龙华艺廊、龙华区美育研学基地等文化业态,还吸引了古法旗袍制作、手工扎染、国潮咖啡馆等创意商铺入驻。在这里,一个文化创意点亮另一个文化创意,一处文创空间启发另一处文创空间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老街区,正不断吸引热爱创意的创业者们前来开拓。到了夜晚,观澜古墟更是别有一番景象。古墟以数字赋能文化体验,为游客带来“人在景中走,景在画中游”的光影灯光秀。

      我们充分利用古墟的文化特性,联动全区文旅资源,举办首届观澜古墟文化节,推出大型实景沉浸式互动演艺秀《古墟1938》,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喜爱。此外,古墟还举办了“墟得春晚”、“墟时之境”时尚新品发布秀、“观澜游径一起趣探索”、古墟学堂“文化点灯”等多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古墟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活力。

      观澜古墟,这颗龙华的璀璨明珠,在时光的洗礼下愈发闪耀。商埠文化、侨文化、客家民俗、非遗技艺在这里得到挖掘和展现,观澜古墟也因此成功入选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未来,龙华区将以观澜古墟历史风貌区为核心,持续推动周边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融合国潮、时尚、艺术、数字等创新要素,持续打造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生活的美好迸发出绚丽多彩的火花。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赵斌艺、严圣禾、苏雁、张国圣、李宏、高建进、冯家照 本报通讯员 杨雪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