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瞧,大桥为燕子“让路”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9日 01版)

        崖沙燕在滹沱河畔沙岛筑巢栖息。梁子栋摄/光明图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争起来啦!快看,争起来啦!”

      立夏时节,在河北正定曲阳桥镇滹沱河畔的一处沙岛上空,成千上万只崖沙燕盘旋嬉戏,引得众人驻足称奇。

      “这些燕子为争夺好的筑巢位置,经常会从天上争到地面。”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邢志杰一边说,一边举起手中的相机,“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每年4月从南方飞回来繁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出现万鸟齐鸣的场面,极其壮观。”

      崖沙燕,别名灰沙燕,体长约13厘米,外形和家燕类似,喜欢在河流或湖泊附近的砂质崖壁上凿洞为巢。滹沱河沿岸的崖壁由黄土和沙子构成,自然成为崖沙燕适宜的栖息地。

      其实,这些燕子能够在此安家落户、自在生活,多亏了一座向西挪动的大桥。

      2021年,石家庄市启动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按照规划,正定县054县道滹沱河交通桥要经过一处沙岛。可如此一来,崖沙燕的家园就会被破坏。得知此事后,邢志杰和其他志愿者十分担心,多次与施工方及当地政府沟通,表示沙岛一旦消失,崖沙燕将很难存活。

      沙岛是去还是留?“留下沙岛,就要追加投资,工期也会拉长。”“既然是生态修复工程,怎么能破坏生态呢?”相关部门召开了多次现场会,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保留沙岛,护住鸟儿!”

      就这样,调整设计方案,500米长的跨河大桥向西挪移了数十米,工期推迟了两个月。

      鸟儿向来聪明,追着好山好水飞。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维养三科科长王辰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计划在滹沱河沿线打造5个鸟岛和11处鸟类栖息地,期待更多鸟儿来此安家。

      崖沙燕翔集,沙岛成了绝佳的观鸟地。“如今的滹沱河水清岸绿,再加上这些声名在外的小精灵,真是美不胜收,怎么也看不够。”外地游客白先生称赞。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