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立人,法治立国,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需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皖西学院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对标新文科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建设要求,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通过“建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搭平台”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办讲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赛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名单。
建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全程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两轮循环、“2+0.5+1+0.5”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实行小班教学、研究性教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研讨式、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施考试模式改革,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专业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实施毕业论文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变毕业论文单一写作模式,实现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实施课程改革,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开发应用性课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开设经济类、管理类、人工智能等交叉课程,拓展学生视野。
搭平台
构建政学研一体化平台 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
学院以安徽省实践教育基地(法学)为平台,聘请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担任法律实务课程教师;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平台,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全国皋陶法治文化教育宣传基地、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安徽省高校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为平台,多方联动、聚魂育人,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
办讲堂
举办“政法周末大讲堂”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创办常态化体系化的第二课堂——“政法周末大讲堂”。讲堂以领域宽、品位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为原则,以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目标,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实务部门业务骨干、优秀校友,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访谈等形式,围绕入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养培育、学术熏陶、职业能力培养、就业创业教育“六大板块”内容,从学生跨入校门开启大学生活,到完成学业离开校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应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与剖析。“政法周末大讲堂”于2009年创办,现已成功举办180多期,成为省内外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牌。讲堂2012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获安徽省首届思政工作创新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创赛事
创办渐进式系列辩论赛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学院打造以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为龙头的全程化、渐进式系列辩论赛,营造了浓厚的“论辩文化”育人氛围。2007年创办“英锐杯”未来律师辩论赛,2013年创办第一个省级专业赛事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2014年创办廉政文化辩论赛,2015年创办新生杯辩论赛,2016年创办六安市“检校”辩论赛,打造“论辩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与名校辩论队开展辩论交流;受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天伦杯”和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丰瑞杯”辩论赛,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辩论队同台竞技。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献检索、团队合作等职业能力。
皖西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学院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9项,教师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法学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校友会2022、2023年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位列全国第4(并列),荣获六星级应用型专业(6★,A+),晋升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2022年法学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法学专业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作者:袁维海 刘鑫 唐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