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新闻随笔】“一次购票终身游”何以让人拍手叫好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02版)

      【新闻随笔】

      近日,《光明日报》在《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栏目刊发《这是个妙招:一次购票终身游》,介绍了自5月1日起,新疆吐鲁番全市各A级景区执行首次实名购买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当地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做出的“大胆的决定”,通过门票优惠,提高疆内自驾游客复游率,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报道刊发后引发读者热议,有网友留言表示“良好的思维促进旅游业发展”。从游客匆忙的“过路游”,到不断升温的“过夜游”,再到现在的“反复游”;从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经济……种种转变预示着文旅产业抓大放小、以点带面的全新思路。

      以往,门票是国内大部分景区的主要创收方式,门票价格的高低对景区收入影响巨大。以门票价格的调整控制游客数量,实现景区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维修等目的。这样的创收方式有着操作简单、资金回笼快等特点,但随着景区更加注重打造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场景,门票收入在很多运营良好的景区和城市占比逐年降低。以吐鲁番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吐鲁番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1至9月,该市接待游客2237.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83亿元,其中,门票收入仅为1.43亿元,占整体旅游收入不到1%。

      近年来,国家逐步探索景区门票价格下调甚至免费的可能性。国家发改委办公厅2021年9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1年9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头看”工作,用硬举措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鼓励制定实施旅游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票打折等补助政策。一定意义上,是否倚重门票收入,是衡量景区发展模式和经营水平的参考因素。旅游景区摆脱门票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迈向优质供给服务的必要一步。

      摆脱门票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自然景观不是哪个公司、哪个人群、哪个部门的资源,而是整个城市的资源。2002年,杭州市秉持“还湖于民、与民共享”精神,宣布杭州西湖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我国首个5A级免费景区。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全世界游客敞开大门。杭州不仅收获了相当数量的游客,大大提升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刺激了交通、餐饮、文创等产业的二次消费,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收益,而且成功打造了大气、包容、美丽的城市形象。

      摆脱门票经济,首先,最直接的受益群体是游客。减少了刚性旅游支出,获得了受尊重、受重视的旅游感受,游客无疑会对景区、城市产生良好的印象。其次,当地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群也获益颇多。传统观光景区建设成功能齐全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将全方位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使从事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产业的商家能够获得更好的利润,从而产生整体效益、协同效益和增值效益。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