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传播二夹弦 传承不止步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夹弦代表性传承人 田爱云

    作者:本报记者 丁艳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4日 05版)

      【一线讲述】  

      古老的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原大地缤纷的戏曲剧种。其中,二夹弦独具特色且清新质朴,让人回味无穷。因其伴奏乐器有四根弦,每两根弦夹一束马尾,由此得名“二夹弦”。二夹弦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从事了一辈子二夹弦戏曲演出和挖掘工作,我把所有的精力和热爱都给了二夹弦戏剧事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二夹弦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在我退休后,我推动成立了开封二夹弦艺校,带着剧团在豫北、豫东等地的农村演出,很快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荣获多个奖项。

      2009年,我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二夹弦代表性传承人。我深知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去传承、传播二夹弦。

      在传承师父表演技艺的基础上,我在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也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唱腔甜美动听、音域宽广,而且有着独特浓厚的乡土风味,表现力强。

      进入新时代,我们创立工作室,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展演活动,积极参与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欢乐周末 非遗市集展演”。我们进校园、进社区,在网络平台设立短视频号进行二夹弦传播。为了通过二夹弦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复排了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莫愁女》,并于2019年带队赴江苏昆山参演剧目《莫愁女》,代表河南省非遗参加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为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二夹弦文化,我们建立了二夹弦展示馆,展示馆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内,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和大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由我给他们讲二夹弦的发源、形成、唱腔和戏曲表演身段。

      与此同时,我们联合开封市教科委教研室进行全市小学生音乐教师的培训,并联合编辑《寻味开封二夹弦》刊物宣传二夹弦,开办二夹弦公益学习班,培养学生、戏曲爱好者2000多名。

      我不会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今年84岁的我,近期又接到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书。我现在就有一种执念:“为了传承二夹弦,不让二夹弦在我这一代消失,活着就要好好干!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守住开封二夹弦的根。”

      (本报记者丁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