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认养”文物,让更多人参与保护

    讲述人:重庆市北碚区文物保护志愿者 沈志敏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07版)

        文物保护志愿者沈志敏在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文物点对低级别文物进行巡查。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我从小生长在重庆北碚,对这里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迹有着特殊的情感。2018年,当我听说“文物认养”志愿公益服务项目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成了第一批文物日常巡护的志愿者,由此开始了我的文物“认养”之路。

      重庆的文物点多而散,文物认养项目囊括了重庆市地面文物、历史建筑物(特别是低级别文物)近1.1万处。6年多来,我主动认领了10处文物。

      为了让一线的文物情况及时被了解,我们在文物巡查的过程中,会使用重庆文保志愿者综合服务系统的“文物认养巡查”功能,并根据巡查表中列明的8项指标一一核实,上传带有时间水印的图片,以图文形式填写清楚巡查情况。此外,系统还开通了“随手拍文物”功能,发现未认养的文物被损坏时,大家可以及时举报。

      低级别文物往往位于荒郊僻野,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被盗、被损坏的概率大,也更加需要一线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关注。在文物巡查中,驱蛇丸、登山杖、砍刀是我们的“标配”。重庆气候潮湿,有些石刻表面长出青苔,这会加速石刻文字风化;有些石碑旁长出了小树,繁茂的根系也容易破坏石碑。遇到这些情况我们立即拿出随身的工具,及时现场处理,随后在“文物认养巡查”系统里上报情况,结尾再备注一句“已现场进行了处理”。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曾经到位于水土街道大堡寨的山顶巡查胜水寺摩崖造像。大山里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无人机也无法拍摄到造像情况。为准确记录造像,我和两名同伴徒步上山。我们在山间艰难前行时,突然遭遇野山蜂攻击。我迅速用外衣包裹住头部,然后蹲下身蜷缩着后退,到山下一看,手臂已被刺伤肿胀。由于核查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在医院草草打针后,又找到当地村民,在他们的带领下,继续向山顶行进。

      我还加入了重庆文保志愿者总队的“旗手计划”,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带领全市的文物爱好者和热心市民去探访文物,吸引更多人参与文物保护活动。

      我期待“文物认养”活动能持续下去,低级别文物保护只有“更多参与”才能“更好保护”。未来,我希望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却被人们忽略的碑刻、题记、古寨、古寺,能够更多地被发现、被记录和被保护。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方莉、李宏、张国圣、李建斌、陆健、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李家欣 本报通讯员 李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