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贵州
本报贵阳5月3日电(记者吕慎、陈冠合 通讯员王予涵)已近傍晚,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四分厂拉丝工段甲班生产车间里依旧热火朝天。
拉丝工段甲班最年轻的技术骨干沈双林和几位年轻工人正跟老师傅模拟新材料的应力。这几天,四分厂拉丝工段在生产一种特殊钢绞线,为了保证质量,每天下班后,甲班的年轻人都会自发留下跟别的班组讨论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他们干劲儿大着哩!”甲班班长梁敬笑着说,“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大家都在欢呼!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采用了我们的产品,大家都感到很光荣。”
“拉丝工段属于关键工序,数十根钢丝经过绞拧就成为钢绳成品,有的拉起千百吨的大桥,有的用于‘中国天眼’的缆索。”梁敬说,岗位荣誉感和班组凝聚力是保持工作热情和产品高质量的根本,“甲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急难险重任务总是抢着干,我们拧得跟钢绳一样紧!”
2023年,拉丝工段甲班班组职工群策群力,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提出“金点子”及合理化建议8项,采纳率100%,整改率100%。今年“五一”前夕,四分厂拉丝工段甲班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四川
本报雅安5月3日电(记者李晓东、周洪双)“塔高已经191米了,大家登高作业一定要注意安全。”5月1日上午,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和甘孜州泸定县交界处海拔约2200米的二郎山上,云雾缭绕、细雨绵绵,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9标段3L027号铁塔组立现场,9标段施工五班班长高东全反复叮嘱即将登塔的作业人员。
“3L027号铁塔高达194.8米,是整个川渝特高压工程全线的第一高塔,也是四川最高的输电铁塔。”高东全说,这相当于在斜度40度的陡坡上,盖一座约65层高的楼,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雅安雨水多,天气稍好,我们就抓紧施工。”在现场,9标段施工项目经理刘嘉介绍,二郎山一年中雨雾天气超过200天,还有两三个月大雪封山,加之坡陡林深,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挑战。为减少地形、天气等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今年“五一”期间,该标段1000余名电力工人坚守现场,抓紧推进塔材运输和铁塔组立工作。
同一天,在四川省雅安市牛背山海拔2700米处,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川10标段N2439号铁塔施工现场,10余名电力工人趁山间浓雾散去的间隙,抓紧开展高空吊装作业。
“五一”期间,四川省境内1.9万余名电力工人坚守电网建设工地。
安徽
本报滁州5月3日电(记者丁一鸣、常河)戴上安全帽,沪宁合高铁安徽段滁州市全椒县丰山隧道项目领工员刘合文带着记者走进隧道,越往里走,越潮湿。
“仰拱开挖后,一定要注意清理拱底!”右手持手电筒,左手举对讲机,刘合文在各工点来回奔波,紧盯每一道施工工序。尽管隧道温度较低,但不多会儿,汗水混着灰尘让记者和刘合文都成了“花脸”。
现场机械轰鸣,刘合文把声音抬高:“隧道全天施工,一刻不能离人。最近是我和另一位工友两班倒,保证24小时在线。”日行2万多步是刘合文和工友们的常态。
“五一”假期,2000余名建设者坚守项目一线,紧锣密鼓推进各节点施工作业,确保这条连接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的“黄金通道”早日建成。
“累不累?”“咋不累!往床上一躺感觉骨头架子都散了。”刘合文实话实说,“但我清楚,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着嘞!”一旁的全椒县铁办主任戴学礼接过话,“可不嘛!这道一通,咱全椒就更进一步融入南京、合肥‘1小时通勤圈’。”戴学礼介绍,当前全椒已相继建成一系列长三角一体化互联互通道路工程项目,“多点对接、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辽宁
本报铁岭5月3日电(记者刘勇 见习记者戴宁馨)5月2日,天刚亮,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小青矿副井口,一群身披蓝色战袍的勇士们整装待发。
“趁着用煤淡季,我们要抓紧对矿山四大机械进行维护。”全国劳动模范、铁法能源公司小青煤矿运转队钳工高级技师李新伟,随20名运转队成员下到557米深的矿井下,给副井提升机更换尾绳。
6吨重、580米长的尾绳,是提升矿井作业效率的关键部件。它如同一条生命线,承载着矿井深处的物料和人员,关系到整个矿山的安全与稳定。“换尾绳主要工作就是穿针引线,带新绳,抽老绳。要让6吨重的尾绳得以顺利更换,难在绞车和起重机的精准配合,掌握好尾绳头预留长度,控制新尾绳下放过程中的速度,保证新尾绳下放过程中不扭曲……”李新伟说。
昏暗的井下,队员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水刀设备,对旧尾绳进行切割。“第一次用这设备,心里没谱。不过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比火焊切割安全多了!”钳工班班长赵宾说,水刀切割后一般不需要二次处理加工表面,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次采用水刀是个新尝试。”运转队队长叶鹏的声音在矿井中回荡,充满着自信,“未来,我们还将不断进行技术、工艺的创新,推动矿业转型升级。”
福建
本报福州5月3日电(记者冯家照、高建进 通讯员王曦)5月2日,在福建福州鼓楼区驿里社区,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队员尉建隆正在退休老人徐谨良家中修理电灯。
“我们老两口儿马上八十了,一直居住在坊巷周围。”徐谨良对记者说,自己和老伴儿行动不方便,儿女又都在外地打拼,平时总是这群小伙子跑上跑下。
“我们工作在坊巷,平时多帮助照顾他们,是应该的!”尉建隆笑着说。
走进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办公室的柜子里,一沓小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翻开泛黄的册子,内页写满了该站“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成立以来,指战员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详细记录。
“宫巷15号方彬,老人独居,患有疾病”“吉庇路90号林爷爷夫妇,腿脚不利索”……该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林海涛对记者说:“附近居民群众的情况都记在这里了。”多年来,他们统一规划时间安排上门服务,使解难帮困精准到位、不漏一人。“三坊七巷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节日期间客流量大,做好服务工作更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林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