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13名青年团员赶着两驾马车,挺进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戈壁荒滩,拉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屯垦戍边的第一犁。从盐碱戈壁到生态宜居,这块热土见证着兵团团场的蝶变。
近10年来,共青团农场全体干部职工不断深入推进团场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乡镇,交出了一张张出色的成绩单。
拖拉机、翻犁机、播种机、采棉机……几十种、400多台套各式农机,在银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院内停放得满满当当。“与10年前相比,这些农机全部都是‘升级版’,小马力变成大马力,粗放型变成精细型。”公司总经理张玉斌介绍。
更大的变化在于采棉机。10年前,机械采棉在兵团刚刚起步,采棉机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口货,五六百万元的身价让不少棉农望而却步。到了2023年,共青团农场棉花机采率达100%。
“我这院子里,就有4个品牌的国产采棉机,作业效率、采净率跟进口采棉机不相上下,但价格便宜一大截。”张玉斌介绍,国产采棉机的快速普及,让职工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共青团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国柱将记者带到一块800亩的试验田。在2023年完成高标准良田改造后,这块田里装上了112个电磁阀,借助云遥感技术,职工轻点手机便可完成浇水、施肥,实现“手机种田”。如今,共青团农场已有11万亩耕地完成了高标准良田改造。
步入共青团农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温室渔业养殖棚内,池中追逐觅食的鱼群映入眼帘。
“我们尝试高密度室内养殖本地冷水鱼,获得了成功,出产的河鲈口感与野生鱼相差无几,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新疆新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新伟介绍,河鲈肉质细嫩,在新疆颇受喜欢,企业经过不断开展技术研发,破解了一道道驯养难题。
在攻克“五道黑”(河鲈)的基础上,企业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兵团六师农科所,瞄准“九道黑”(梭鲈鱼)的繁殖、驯化展开科研攻关。“这是兵团‘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主要是破解梭鲈繁殖技术不成熟、苗种供应量不足难题,通过对梭鲈亲本培育、人工繁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成熟的饲料喂养体系,提高养殖效益。”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杨逸臣介绍。
占地近800亩,拥有3座连栋温室大棚、120余座蔬菜瓜果大棚的设施农业示范园,成为兵团六师的“现代农谷”。4种颜色的草莓、10多个品种的西红柿,在这里培育后,在种植户中推广开来。示范园年出产成品鱼80余吨,出产各类蔬菜瓜果近2000吨,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0年前,文晨霞刚大学毕业,是一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如今,她已成长为农场业务骨干,也见证了团场近些年特别是团场体制改革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晨霞记得,自2017年6月吹响团场体制改革号角后,农场就“大招不断”:土地确权入户,让职工吃下“定心丸”;种子、农药可以自主购买,种出的作物卖给谁自己说了算;连队干部取消“终身制”,打破“铁饭碗”,职工成为连队的主人和主角。
“体制机制活了,人气旺了,职工积极性足了。”文晨霞说,职工纷纷回流,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片热土上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投身到新时代兵团事业中。
(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本报通讯员 王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