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他们,为探月搭建“天梯”

    ——长征五号火箭团队速写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张胜 本报通讯员 黄希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4日 03版)

      5月3日17时27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重约870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以下简称“长五火箭”)复飞后的“十连胜”。这是继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后,长五火箭再次助推中国探月工程行稳致远。

      从当初的“含泪奔跑”,到后来一步步“走向胜利”,其中甘苦,为我国探月工程搭建“天梯”的长五火箭团队体会最深……

    “绝不能在保守中成功”

      3月15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被安全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厂房,随即开始箭体总装测试工作。

      7时30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刘洋带着当班队员,乘坐班车到厂房外开班前会,一一梳理当天的每个操作细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申定贤介绍:“团队从遥六开始引入一套信息化系统,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快捷地对比当前操作与以往的差异。此外,团队还通过精细化管理记录每项操作的人数、点位及项目,并建立相应台账。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后续操作提供借鉴。”

      经历了遥六、遥七的积累后,遥八任务得以高质量完成。打一仗,进一步——这是长五火箭全体研制、生产、操作人员秉持的理念。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兵所言:“绝不能在保守中成功。”

      提到“长五”,浮现在公众脑海中的,除了发射中国空间站和探月、探火的“高光时刻”外,还有遥二失利的“至暗时刻”。那种“不可承受之重”所带来的痛,深深埋藏于每位队员心中。

      记得长五遥一火箭点火前,因报警频繁导致发射时间临时推迟两个小时。突发状况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预冷发动机的循环泵无法按设计状态不增压启动。此后,长五火箭又经历了遥二的失利。

      长五遥七火箭发射前夕,火箭团队对前期历次发射数据和出现过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探讨,终于在发射时不增压成功启动循环泵,驱散了笼罩在大家心间多年的技术阴霾。

    “‘三连发’,我们不能掉链子”

      对于5月3日这一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骆鑫生期待已久。从去年10月15日进驻发射场,到今年5月3日发射结束,骆鑫生与队友们在发射场坚守了180天,成功将长五遥六、遥七、遥八“三兄弟”送入太空。“领到的任务就是‘三连发’,我们不能掉链子。”骆鑫生说。

      目前,长五火箭发射试验队有130人,参与“三连发”的队员超过100人。

      发射长五遥六火箭时,卫星方提出要给火箭整流罩加一件“衣服”,以保护卫星携带的载荷,确保在火箭转场时不受环境影响。在60多米的高处,风的强度要比地面上大很多,这意味着穿在整流罩上的“衣服”必须是一件合身的“紧身衣”。接下任务后,火箭团队多地辗转、前后方协调,在20天内完成了从设计、生产到验证各个环节,最终让“衣服”按时抵达。

      与长五遥五火箭相比,遥八火箭开展了近160项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更稳定,验证试验更充分,应对预案更完善。

      此外,火箭团队还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发射场工作时间从之前的60天缩短到现在的43天。“别的火箭发动机都是随箭体出厂就安装好了,长五火箭的发动机必须进场安装,仅这一项工作就需要10天。”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珏看来,每压缩一天,都意味着突破。

    “跨代工程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滋养”

      接触过长五火箭团队的人,都会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沉稳睿智、热情真诚的气质。从2006年“长五”立项起,他们就并肩战斗。经历了遥二失利后的“含泪奔跑”,大家更是相互信赖、坦诚合作。

      2006年,氢氧发动机专家王珏和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李东分别被任命为长五火箭的总指挥、总师。这些年,他们为了“长五”呕心沥血,成功时击掌相庆,失败时共同面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谈及长五遥二火箭的失利,王珏始终觉得,那其实是“上天的眷顾”——如果是遥一失利,火箭团队将面临大部分设计被推翻的境地,这意味着前期做的大量工作将付诸东流;如果遥二继续成功,长五火箭用于执行应用发射任务,但实际上发动机隐患并未被完全消除。

      “长五火箭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证明了中国航天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更证明了中国航天能从挫折中奋起、在苦难中铸就辉煌——这是这项跨代工程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滋养。”王珏动情地说。

      (本报记者 张蕾 张胜 本报通讯员 黄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