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中国产能过剩论”不该成为西方政客无能和失误的借口

    ——访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苏尔约诺

    作者:郑世波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12版)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西方发达经济体应该反思为什么错过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大趋势,为自身政策失误埋单,而不是把矛头指向中国,让中国成为某些西方政客无能和失误的借口。

      苏尔约诺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一些媒体和政客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并将其扩大化,早已不仅仅是经济和贸易问题,而是一种政治工具。他说,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并不是“中国产能过剩”,而是自身产业发展效率滞后和竞争力不足,特别是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和研发缺乏足够兴趣,政府政策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相关产业落后。

      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正常水平,没有“产能过剩”。

      苏尔约诺表示,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为代表的中国优势产业崛起,主要原因是中国起步早、国内供应链完善、国内市场规模庞大等。同时,中国环保标准高、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强也是“新三样”崛起的重要原因,这让中国“新三样”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极具竞争力。

      2023年11月9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光伏项目在印尼西爪哇省芝拉塔水库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项目。苏尔约诺表示,项目对印尼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印证了中国“新三样”出口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更加低成本、可靠的来源和选择。“印尼对中国‘新三样’出口带来的裨益有切身感受。”

      苏尔约诺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路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示范性,让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政府的前瞻性政策和长远支持对新兴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华社雅加达4月29日电 记者郑世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