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加强预警监测和查处惩治——

    治理足球“假赌黑”,体育总局出狠招

    作者: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09版)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印发《关于治理足球行业“假赌黑”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足球领域有可能出现的“假赌黑”现象,《方案》提出六项具体举措加强预警监测;同时还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惩治足球领域的“假赌黑”现象。

      足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在中国亦有万千热情的球迷。然而,“假赌黑”等不正当行为侵蚀着足球界,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为了治理“假赌黑”现象,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这份《方案》。

      《方案》明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党委书记张家胜和中国足球协会党委副书记、主席宋凯担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提出坚持“零容忍”态度、形成联合治理工作合力、强化治理工作措施的工作原则。其中坚持“零容忍”态度一项中提到,假球、赌球、黑哨是制约足球行业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毒瘤,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严厉查处“假赌黑”问题,绝不姑息纵容。

      如何针对“假赌黑”现象加强预警监测?《方案》中提出六项具体举措:

      一是与国际知名体育数据公司合作,利用科技、大数据手段,对足球比赛进行实时监测,对假球、赌球等实施监督预警,切实提升预警识别假球、赌球的能力。

      二是推进与香港有关机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打击非法博彩、赛事操控等方面经验,结合足球实际,探索预警和监测新模式,提升假球、赌球治理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与辽宁省纪委监委在大数据监测和调查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结合足球工作实际,提高大数据监督、大数据办案、大数据治理等大数据应用在足球行业“假赌黑”治理的工作效能。

      四是建立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预警信息互动交流机制。在收到体育数据公司发来的涉嫌赌球、假球信息后,经分析甄别,线索明显、指向性强的及时与公安部门信息共享,为打击赌球提供线索。

      五是加强每日网络舆情监测对“假赌黑”相关信息的搜集,一旦发现涉嫌“假赌黑”线索,即时向“假赌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跟进相关敏感信息的追踪搜集工作。

      六是扩大线索来源,在中国足协官网设置监督举报版块,公布举报方式和举报注意事项,接收各类举报信息。对驻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体育总局直属机关纪委、信访办等转来信访举报件,特别是涉及“假赌黑”问题进行重点办理。

      对“假赌黑”现象如何加强查处惩治?《方案》提出将从四个方面着手:

      对于利用足球赛事从事赌博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经发现,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切实形成监管查处工作闭环。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于在足球赛事活动中参与“假赌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根据管理权限和规定,移交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于违反行业规定,尚未构成违法犯罪的,根据行业规定严肃处理,加强行业自律自治;从严惩处“假赌黑”问题,适时将处理决定公示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方案》还提出,探索建立“假赌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沟通联络机制,密切沟通协作,扎实推进“假赌黑”治理工作。加强与体育总局相关司局沟通协调,理顺治理模式;中国足协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分管领域“假赌黑”治理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负责人落实主管业务范围内“假赌黑”防控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假赌黑”治理模式。同时将足球行业“假赌黑”治理工作列为体育总局重点督查事项,由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机关纪委联合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除了上述措施,《方案》还强调加强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计划邀请公安部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联赛会议和裁判员培训,增强足球从业人员对赌球、假球的警觉性和法律意识。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和职业道德。

      (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