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 镝】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所谓国别人权报告,妄评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却唯独讳言美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事实上,美国两家巨头饮料公司眼下正面临供应链中劳工权益被严重侵犯的指控。据报道,其主要的糖供应地——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甘蔗田地和制糖工厂存在严重的剥削用工制度。
与其说这令人意外,不如说更让人震惊。
被曝光的马邦甘蔗地收割工人的劳动现状惨不忍睹:在没有自来水、厕所和休息处的田地里,由于痛经及卫生条件无法保障,女性工人不得不向包工头借钱做摘除子宫的手术,以保证她们可以一直在田里干活。当地有些村子甚至成了“无子宫村”。对于男性工人来说,甘蔗地的务工模式让他们陷入无尽的债务泥潭。包工头以贷款的方式提前支付工资,迫使工人不断劳作以偿还贷款。工人权利组织和联合国劳工机构将这种“以工抵债”的方式定义为强迫劳动。
多年来,美国占据“人权卫士”的道德高地,频繁对他国指手画脚,甚至以莫须有的“强迫劳动”帽子阻止他国商品入境。而对本国企业供应链上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美国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敏感与责任。
面对上述持续几十年、伤害数百万人的残酷情形,美国公司的解决办法却是公关加糊弄。他们花费巨额的公关费用,制作美观的网站页面和报告,向世界“承诺”解决其供应链中的人权问题。
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媒体曝光,人们发现这种“承诺”仅仅停留在表面,很少落到实处。美国有关公司的一家特许经营供应商高管表示,美国公司很少去实地考察,只依赖供应商监督劳工问题,公司代表在监管原料质量、生产效率和环境问题时非常认真,但几乎从未提及劳工问题。
这种选择性忽视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早已遍布美国各行各业的供应链。
《华盛顿邮报》2019年披露,美国几家知名大型巧克力公司采用的可可豆原材料近20年来大多由西非童工采摘。从事可可豆采摘的童工人数高达200万,每人每天报酬不足1美元。英国电视四台2020年报道,美国某知名咖啡公司使用的咖啡豆由危地马拉13岁以下的童工采摘。这些童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年纪最小的不过8岁,而他们的单日薪资有时只买得起一杯咖啡。
与美国公司相关的劳工惨剧只发生在美国境外吗?不是的。实际上,“现代奴隶”散布于美国社会各个角落,让美国成为强迫劳动重灾区。今年初,美国食品公司供应链中的人权丑闻曝光。被称为全球“四大粮商”的美国嘉吉、邦吉、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和法国路易达孚,以及美国联合谷物与驳船公司等大型商品贸易商,都被证实在供应链环节存在强迫囚犯进行劳动的问题。
美国臭名昭著的私营监狱系统更堪称当代奴隶制式的“集中营”——囚犯们在150多年前的奴隶们曾劳作过的种植园土地上劳作,并在工作中受到严重伤害。一旦自己无力或拒绝劳动,就会受到狱方花样百出的惩罚。
从美国漫长的奴隶制历史,到监狱系统中“大规模、高强度、低报酬”的强迫劳动;从大量移民劳工被偷运至美国各地从事近乎奴役的繁重工作,到每年约50万童工被强制当作廉价劳动力……人们不禁要问,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早已成为历史的“奴隶制”,为何竟仍然存在于美国?
令人咋舌的罪恶背后,是美国对国际劳动法公约的蔑视和逃避。在全球8项劳动核心公约中,美国仅批准了2项,是批准公约数量最少的国家。特别是与强迫劳动问题直接相关的《强迫劳动公约》《强迫劳动公约补充议定书》《关于废止强迫劳动的公约》等3项重要法律文件,美国一项也没有签署。
强迫劳动只是美国人权问题的冰山一角。众所周知,种族歧视、枪支暴力等问题在美国迟迟难以解决。可以说,人权问题自美国建国伊始便已产生,时至今日仍然广泛存在,甚至越发严重,是美国不折不扣的顽瘴痼疾。
近年来,美国以人权问题为由制定恶法,企图破坏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美国还试图拉欧盟入伙,推动“欧盟供应链法案”,打击中国制造。然而欧盟国家并不买账,随着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的弃权,瑞典的直接反对,法案最终未获通过。
事实证明,一味搞政治操弄,捏造供应链人权问题来破坏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别国企业利益,这种颠倒是非而来的短暂获利是不会长久的。
人权标准关乎最朴素的善与恶,关乎民众拥有的是安全与健康,还是暴力与压榨。美国的种种行为表明,美国在人权问题上以教师爷自居是何其讽刺,借用人权问题牟取政治经济利益又是何其丑恶。
(本报记者 王妤心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