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擂茶“擂”出好前景

    讲述人:湖南常德擂茶非遗传承人 谢元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6日 07版)

      【一线讲述】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这句俗语说的正是我们湖南常德桃源县的擂茶风俗。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时,爸妈会端出又大又重的擂钵,将生米、生茶叶、生姜放在擂钵里,用山胡椒棒将它们擂成细细软软的一团,再用烧得滚烫的开水冲泡。家里还时常会摆上一大桌的“压桌”——搭配擂茶吃的各种点心、配菜等。

      2019年,镇上要进行一场民间的擂茶比赛,评选出首届擂王,我是参赛选手之一。如何赋予擂茶文化内涵?我琢磨了很久。我想到了陶渊明先生,他是我家乡的“代言人”。我将桃花源的美景融了进来,用酸刀豆、蒿子粑粑、酸萝卜等多种食材摆出“三日同辉”“聚贤桥”“方竹亭”“太极广场”等景点。总决赛时,我编排了水墨舞,手拿大毛笔,把桃花源的养生擂茶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我赢得了比赛。

      此后,我怀着更大的热情投身传统擂茶的传承与创新。我对以往粗犷繁复的压桌做起了减法,让压桌走简约精致的路线——减少数量,避免浪费,赋予文化内涵,创新菜品造型,增加美感。我还结合年轻人的喜好,在擂茶里添加牛奶,或者水果、花瓣,丰富口感。此外,我还推出了便于携带、邮寄的杯式擂茶,我将这些擂茶新品称为新中式擂茶。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擂茶,我主动迈出脚步,积极与益阳、江西、福建等地的擂茶传承人联系,共同商讨擂茶的发展,还背着擂钵和擂棒,走南闯北参加比赛。此外,我还搭上了自媒体的“快车”,开设微博账号,并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注册账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擂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郝泽华、徐鑫雨、张勇、冯家照、高建进、赵嘉伟、胡晓军、李玉兰、王洋、丁一鸣、常河 本报通讯员 李梦、金永成、徐虹雨、黄传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