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闻名于世的可可西里核心地带,是地质构造运动托起于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的一块高原台地。这片荒野是人类生命的禁区,又是野生动物自由生息繁衍的领地,对于地球生态气候调节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里曾经遭遇过重大破坏,后来又经历了艰难而高效的修复、治理过程。继长篇报告文学《中华水塔》之后,作家陈启文再次将注意力投放到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他六上江河之源昆仑山,三入秘境可可西里腹地,以对高原净土的饱满热爱和为时代立传的责任感,调动全部的激情和才华,写就了这部报告文学《可可西里》(青海人民出版社、深圳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读这部作品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股英雄气、一种奉献精神充溢在字里行间。那些读来令人泪涌、令人感慨、令人激动的细节、场景、人物,使得可可西里波澜起伏的历史,具有了动人的温度和力度。作者写可可西里,最大的特点是着墨于人。他善于通过不同的人物,或者群像描写,渲染出可可西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从而凸显出在这片荒野进行巡护、守卫和守望工作的不易。在他的笔下,英雄索南达杰的形象、性格、思想,像是雪峰冰川一样清晰而鲜明,一种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扑面可感。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队在政策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的特殊时间段,所处的尴尬而又必须勇往直前的境况,显示出作家基于理性分析的共情力,唤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些矢志不渝守护可可西里的群像塑造,作品传达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勇气、信心和智慧。一批批巡护队员、森林公安,一个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志愿者,以他们的行动、精神,甚至生命,将曾经屡遭伤害的荒野逐步治愈,以他们的责任和爱心重新护卫可可西里栖居生灵的安宁。这是一个复杂、艰苦、漫长的斗争过程,也是一个从社会治理方面逐步趋于规范有效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广泛凝聚共识、转变观念的过程。
作品中,可可西里的自然要素和特点,规范管理的难点和痛点,以及引起人们疯狂掘金和盗捕盗猎的原因、规模及后果,都有着清晰描述。作者深具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以逻辑思辨的理念透视这个生命禁区的今与昔,耐心地描画这个特殊的地理空间,解说这里万物生灵的珍稀,以及这里生态系统之于我国、之于世界的重要性。然后,依据时间和可可西里保护的重要节点,找到合适的讲述者,用他们的工作故事、情感故事,也就是生命中最具艰险也最富有光彩的故事,延展出一部可可西里的当代治理史。
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属于典型的“两高三低”,即高海拔、高纬度,低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远远超出青藏高原的人居区,在这里巡视、守护,乃至追捕盗猎分子,其难度可想而知。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赵新录等第一代守护者,以及孟克、普措才仁、秋培扎西等第二代巡护者,他们以生命保护生命时所面对的困苦、饥饿、极寒、疾病,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个叫旦增扎西的巡山队员,在绝境中坚守了66天,其间断粮近一个月。作者写道:“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寒极地,他创造了人类野外生存的极限。”
这样困厄、危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没有阻挡住人们修复自然环境、重建人与万物关系的勇气。这里的人们所迸发出来的是一种源自生命本真的爱和关怀。这种爱首先体现在队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上,表现在他们之于爱人、家庭和他人的情感中。在某种程度上,可可西里成为他们关于爱的全部理解和表达。常年坚守在荒野的孟克,早就把可可西里和可可西里的所有生命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开口闭口就是‘我们家的’,那荒原上的野草他说是‘我们家的草’,那藏羚羊他说是‘我们家的羊’……”孟克认为可可西里是自己的半个生命,“就是死也在这里”。这些卫士们尊重自然、爱护生灵,一刻也没有放下过自己肩头和内心的责任。他们深知自己在今天的使命,使得人类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共在者,更是维护者与守望者。
经过三十多年的治理,可可西里的生态在逐步修复,这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可可西里成为弥足珍贵的自然遗产之一,曾经的自然保护区已经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为长江源头的环境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空间、环境、自然的问题,看上去是属于技术领域,实际上包含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政治、哲学等维度。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类及万物永续发展的问题。《可可西里》有效地回应了人们对这片神圣土地的期待。作家倾心于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本质上也是文学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映。鼓舞我们的是,在高地侧畔,长江源头清澈,正带着无限生机向东流去。
(作者:冯晓燕,系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