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刺绣是在江南地区发展起来的刺绣品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刺绣行业的一颗明珠。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浙江树人学院深入思考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融合校内外资源,针对江南刺绣的数字化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探索。学校创新提出“时尚+科技”融合发展模式,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融合在一起,以数字化方式推动江南刺绣高质量传承发展。
探索数字化发展方向
传统江南刺绣手工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产量低,发展空间受限。学校深入思考新时代江南刺绣发展的有关问题,明确以“时尚+科技”推动江南刺绣数字化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学校邀请艺术与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与教育变革”等主题讲座,分享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给设计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双向互动,跨界融合与设计相关的信息、数据、传感器、硬件等模块,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展设计视野。
学校联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浙江地区丝绸有关的文化和理论,着力研究丝绸与时尚文化发展新思路,为浙江省时尚、文化等“万亿产业”提供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学校先后赴多所艺术院校调研,深入学习各大院校在培养非遗传承人群、非遗文创开发人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研究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同时,学校借鉴苗绣文创团队最新的文创产品设计及品牌推广应用经验,探索“时尚+科技”视角下江南刺绣的数字化发展方向,助力“江南刺绣”与数字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为将时尚与刺绣结合起来,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校深入思考如何科学构建“时尚+科技”视角下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完善“时尚+科技”视角下的教学手段,夯实推动江南刺绣数字化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AIGC设计与数字化刺绣藏品相结合的新模式,在虚拟与现实场景交互领域研究传统刺绣纹样时尚的创新发展思路。
学校教研团队针对学科专业的深度优化和融合进行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项目,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打破专业壁垒、深化交叉融合,突出自身优势特色,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培养“时尚+科技”型应用人才。
在发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学校紧紧围绕江南刺绣时尚产业,立足浙江,以科研教学服务区域经济为实施路径,与政企合作推进“刺绣名师进课堂,项目进课堂,赛事进课堂”,培养精通“数字化创新、刺绣文创设计”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
搭建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江南刺绣带来了创作便利、提高了制作效率、拓展了艺术表达形式,既提升了刺绣的质效,也扩大了江南刺绣艺术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学校利用数字化创新手段、AI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将丝绸刺绣数字化文创产品与沉浸式文化体验相融合,积极开拓丝绸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充分借助科技发展力量,培养具备时尚视角的优秀人才,助力江南刺绣持续创新发展。
学校依托数字化刺绣实践教学基地、AR和VR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验室建设项目、名师名家设计工作坊等实践教学平台,积极为江南刺绣产业培养大量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数字技术推动刺绣时尚产业链协同创新。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乡村振兴大赛和浙江省多媒体作品大赛、省工业设计比赛、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乡村振兴大赛等竞赛,为江南刺绣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吸引更多年轻创业人才,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学校教学团队在贵州黔东南州文化馆举办“千针万线 锦绣苗乡”苗绣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学员作品展,通过组建“设计名师团”“实践导师团”“刺绣工艺美术大师团”“名师助教团”等团队,对热爱刺绣艺术的青年进行创新设计能力培训,为刺绣从业者创建展示新设计新理念的平台,助推西南地区苗绣艺术创新发展。
开展时尚与刺绣艺术融合研究
实现江南刺绣的数字化发展,科技创新是无可替代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智力先导。学校不断鼓励并带动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为推动江南刺绣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学校努力构建“文化+数字化”的协同创新融合路径,以刺绣设计的数字化创新应用为着力点,融入品牌设计理念,构建丝绸产品的数字资产数据库。
学校联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围绕“丝绸文化研究”“时尚艺术与文化”“时尚传播与文化创意”等研究方向,创新开展时尚与江南刺绣艺术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江南刺绣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以数字化创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绩,通过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助推江南刺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赵熙 虞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