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自动育秧机:为春耕按下“加速键”

    讲述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刘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07版)

      【一线讲述】

      春耕时节,黑土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春耕景象。马上就到东北地区水稻育苗阶段了,我们步履不停,忙着通过线上直播和下乡讲解等方式,为乡亲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都说“苗好一半谷”,水稻育秧可是春耕的重头戏和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多年以前,乡亲们育秧主要靠人工。传统的育秧方式需要用人力完成撒土、播种、覆土等工作。每逢水稻育秧,乡亲们都要加倍打起精神。

      过去传统育秧的“老把式”不光要操心秧苗的质量,在春播时更要组织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完成水稻育苗。针对这些情况,吉林省开始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历经50余年的努力,水稻育秧如今可实现机械化撒土、浇水、撒种、覆土等一系列工作的“流水线”作业,大大缩短了传统育秧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育秧机仅用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之前六七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此后,我们不断对育秧机进行升级改造,完善了自动育秧机的技术,并在吉林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水稻秧田管理实现了智能控制、自动控温、控水。

      机械化播种不仅提高了水稻育秧的效率,更提高了秧苗的质量。目前,机械化育秧机在吉林省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了90%,为春耕跑出了“加速度”。我欣喜地看到过去的“会种田”变成了现在的“机械田”,并不断向“智慧田”转变。

      前不久,我们编发了《吉林省2024年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针对今年气候特点,结合多年技术创新成果,从扣棚、备土、选种、育秧、插秧等具体措施入手,用科技助力春耕。

      从春耕到秋收,我们科研团队一直与乡亲们同在。这不只是一份承诺,更是团队几代人“种稻精神”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深耕科技攻关,不断研发适合不同稻区的水稻种植技术,用良种良法推动吉林省的水稻种植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用科技助力春耕,为乡亲们提供贴心的春耕服务,为春耕按下“加速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吴春燕、唐一歌、任爽、赵秋丽、冯帆、丁艳、赵嘉伟 本报通讯员 芦猛、徐虹雨、熊丹、刘天鹏、高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