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一年来,江苏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顶住各类风险挑战冲击,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信长星代表介绍,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41.3%和49.9%,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稳居榜首,13个设区市全部上榜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江苏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才有坚实的支撑和保证。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的是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下长期积累问题的显现,有的是内外矛盾风险的交织叠加,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信长星代表说,江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第一,坚定扛起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江苏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以上,并在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好结果,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仅努力在经济增量上多作贡献,还要努力实现发展质量效益的领先。江苏将突出稳信心、强预期,把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稳定性,贯穿政策制定、实施、储备、效果评价各环节,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突出提效率、强调度,聚焦经营主体的关切和需求,强化经济运行科学调度,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突出扩需求、强支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注重引导全省上下树牢正确政绩观,把精力放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第二,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落实“强省之要”,必须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重点,扎实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不断形成江苏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江苏将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行动”,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来统摄和引领50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统筹做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篇“大文章”,不断巩固提升江苏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围绕创新发展方式,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之以恒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前瞻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围绕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特色产业集群,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第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江苏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将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破解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短板和制度性约束,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企业和基层活性,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深化改革上,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改革的重大部署,以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一号工程”,系统深入推进各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成果,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在扩大开放上,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坚持东西双向发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千方百计稳住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外资使用质量,不断开拓全球经贸新空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第四,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筑牢底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需要统筹的利益关系、解决的矛盾问题、应对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而且更加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形势,一方面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注重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等关系,特别是高度关注经济发展波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用心解决“一老一幼”等民生问题,兜牢民生底线,加大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改善民生又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维护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强化风险防范“四项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地方债务、房地产等各领域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刻保持警惕、及时有效应对,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本报记者 苏雁 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