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古老的文明不断焕发着蓬勃崭新的生机,正如古人所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我们的山川千娇百媚,我们的国家晖光日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那么,如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如何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用老百姓都觉得亲切生动的表现形式来阐释高深玄奥的文化经典?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我连续三季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节目并担任经典释义人,对此深有感触。
首先,节目新在切入点。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引用的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可能会有敬而远之的畏惧感。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些名句的具体场景,都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文化经典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让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如,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的第十一集《明月何曾是两乡》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特征——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在阐释这两句话的文化含义时,我发现这两句话并非大众所熟知的历史典故,但烹饪却是人们天天要接触的日常,如何搭配不同味道、不同性质的食材和调味品,使其充分调和,烹制成鲜美的羹汤,这是每个普通家庭都具备的日常经验。然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在原典《三国志·夏侯玄传》中,夏侯玄和司马懿在讨论国家时事的时候就用这两句话来比喻,宰臣任用官员的关键也就像调制和美的羹汤一样,要让拥有不同才华的人各尽其才、各司其职,才能够互助互补,共同治理好国家。
于是,我在经典释义过程中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这两句话的时候,是从治理一个国家要知人善用的原意延伸到了整个世界的和谐共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确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正是因为文明的多样性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充分理解、尊重、发挥这种多样性并且善于调和多样性有可能产生的矛盾,才有可能做到和谐共处、互通有无,让不同文化群体的命运都息息相通,唇齿相依,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这类经典的引用,既还原了经典的本义,又发展了经典在新时代的延伸意义,使经典常读常新,常葆新鲜活泼的生命力。
其次,节目新在故事性。
在节目中我感到,每一位经典释义人和思想解读人,都努力创新,用真实可感的现实故事来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在准备《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的录制过程中,我们没有停留在用理论阐释经典,而是更进一步,用亲民的方式来激活经典的现实运用——讲故事!而且是讲述那些老百姓特别关心、迫切想要了解,但日常生活中又往往难以接触到的真实人物与真实故事。
例如在第八集《不负青山不负人》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生态文明的理念,引用了《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要仔细观察、研究自然,掌握并顺应自然规律,让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思想。在我进行了经典释义的基础上,为了让这一思想的阐释能够得到现实活动的佐证,节目组在录制现场还请来了两位特别的嘉宾:一位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思政课老师杨哲,一位是四川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和民。张和民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熊猫爸爸”,他为观众带来了大家最关心的国宝大熊猫的生活日常:大熊猫除了吃竹子还吃肉吗?大熊猫如果不听话怎么“教育”它?大熊猫智商真的可以相当于4岁孩子吗?……杨哲老师因为对大熊猫情有独钟,曾受邀亲身去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考察大熊猫的生活,了解熊猫日常生活背后的故事。节目通过两位嘉宾感同身受的工作以及考察体验,展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热度未减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冰墩墩”的萌态,无疑更能让观众从最有趣最能引发共鸣的角度去深入理解高深的文化原典,更有助于激发文化自信。
再次,节目新在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的对话。
通过这种古与今的对话,来打通古今,让传统文化经典呈现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例如第四集《万紫千红总是春》集中展现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经典释义人,我讲述了清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历史故事。在我讲述之后,本集思想解读人又进行了延展和生发,他讲述了发生在当代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节目组又专门请来了参与过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的海军临沂舰士官郭燕,请来了在撤侨行动中被解救的年龄最小的李禹霏(当时还只有4岁多)和她的母亲。亲历者动情的回忆,让“祖国万岁”“人民至上”这样的口号真正呈现出了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国家和民族就是通过这样深情、真情而博大的胸怀,凝聚着全球同胞的向心力。
最后,节目还新在视觉效果上。
在录制过程中,我发现,《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更注重运用先进的科技元素和唯美的艺术元素全方位展现文化经典的魅力。不仅从情感上打动观众、从思想上引领观众,还要从视觉效果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凝聚好感。电视是一种不同于纸媒阅读的传播形式,它要求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更具悬念与真情实感的故事讲述方式,更时尚前沿炫酷的科技、艺术元素来满足观众对视觉、听觉及心灵的全方位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连续参加了三季《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让我更加立志于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我和其他几位经典释义人通过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典故,梳理了总书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展现了总书记爱国为民的深厚情怀,进一步彰显了文化自信,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战胜苦难、共创美丽家园、迎接幸福生活,一档文化节目或许不能涵盖其中所有的惊险与精彩,但《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不仅没有回避其中的道道难题,更是通过对道道难题的解答,充分呈现了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无限精彩,并且让这种精彩在当下的强国征途中再添灼灼光华。
(作者:杨雨,系中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