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7日 星期二

    全国政协委员张和平:建立中国自有的菌种资源库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7日 04版)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记】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菌种库。”初见张和平,黝黑的皮肤、清瘦的面庞让人很难将其与乳酸菌研究联想到一起,略带沙哑的嗓音却浑厚有力,言谈举止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作为中国益生菌产业的拓荒者,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张和平从事乳酸菌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开发应用与研究34年,在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优良菌株智能筛选和制剂产业化工程技术推进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系的张和平,最初在对畜牧研究的探索中发现益生菌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都在与益生菌为伴,而在牧区,乳制品更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采集样本、寻找菌株,张和平将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益生菌。2001年起,他带领团队穿行在人迹罕至的牧区,先后走遍内蒙古12个盟市采集样本,更行至西藏、四川等地,收集最原始的菌种。

      “中国使用益生菌的历史非常悠久,牧民自制的各类乳制品中都可能含有此前未发现的益生菌。由于地势、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等差异,不同地区所蕴藏的菌株资源各有不同,这更说明中国拥有自有菌种资源库的重要性。”张和平说,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工业污染,许多原始菌种正在流失,建立中国自有的菌种资源库不仅有利于保护菌种资源的多样性,更是实现益生菌产业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22年来,张和平带领团队从全球30个国家采集自然发酵乳制品等样品5938份,针对不同生境特征,发展了原位培养、营养调控、生境应激等19种乳酸菌培养新方法。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22—2023年度新分离鉴定保藏了12794株乳酸菌,共分离保藏乳酸菌47573株,成为全球最大、种类最全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同时,该实验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基因组数据库,完成乳酸菌万株基因组计划,为乳酸菌物种注释、功能解析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分析平台。

      而今,58岁的张和平教授仍带领团队奔赴在寻“菌”、探“菌”一线。“现在更注重培养新一代‘菌种’后继人才,推动乳业高质高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谈及自己的团队,张和平脸上写满自豪,“我们在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多地建立传统乳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示范点23个、培训牧民3900余人次,并依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肠道菌群特征,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降低隐形乳腺炎发病率,提升产奶量。”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