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5日 星期日

    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 扎实推进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

    作者:孙锐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5日 07版)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当前全球发展趋势显示,世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正承担起强大的全球人才中心角色。

      有序推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实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需要在国家层面发展培育并做大做强做精若干战略发展增长极、人才城市中心点,差异化布局打造人才强市,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构建战略梯队,更好参与世界人才竞争。

    依托特色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人才工作体系

      城市人才发展要走一条差异化战略、非对称竞争之路,人才工作要与城市产业、资源、项目等深度对接,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协同,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近年来,北京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为引领,启动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计划、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朱雀计划”,大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及新型科研机构、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盘活驻京高校院所科教资源,吸引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上海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于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双自联动”人才改革试验区,大力汇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深入实施国际引才聚才工程,建立“学科(人才)特区”,产生了国际引才传播效应。杭州围绕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天堂”,大力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大科学装置落地,支持西湖大学等民办大学超常规发展,建立人才服务银行,推行“店小二”人才服务,以特色小镇人才集聚模式推动产业、投资、创新、人才、服务“五链融合”。

      我国不同城市所处的人才工作发展阶段不同,大体可划分为城市化、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创新经济段等四个阶段。人才工作发展阶段不同,其人才工作重点和举措也应有所不同。当前,一些地方已成为人才引领发展的典范,其人才竞争也已进入“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生态化、嵌入式的,是一个区域高质量人才发展环境的核心表征,是高水平人才的“能动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可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环境特点、独特禀赋和资源积累,打造特色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把城市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形成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动产才互嵌融合,塑造城市新动能新优势

      对城市而言,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耦合效应,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是相互塑造的。

      近年来,苏州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大脑型”园区,形成35000余名高层次研发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宁波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重构现代制造业产业人才体系,与吉利汽车集团共建杭州湾汽车学院,实施“2年在校+2年在企”数字化汽车工程师联合培养新探索,对学院引进的博士师资,按照在编教师与吉利工程师的双身份管理,在编制、考核、待遇方面大胆创新,实现“产业人”和“高校人”的无缝链接。沈阳推动中德园及中德学院建设,建立了“1个中德学院+1个跨企业实训中心+N个企业培训中心”的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体系,形成了企校人才培养“双主体”“双教师”“双教材”“双证书”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各地的发展经验表明,新城市、新产业和新人才是相得益彰,城市的发展、产业的更新最终要看人才是否与之匹配。金融和互联网产业人才最有可能在一线城市繁荣,制造业一般是非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二法门。高质量的人才集聚,不只是简单人才数量的比拼,而是人才作用发挥的竞争和人才价值创造的竞争。脱离产业发展,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结合,人才吸引、人才存量可能无效。换句话说,地方人才竞争要积极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创业链紧密融合,为人才作用发挥提供机会和平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形成人才制度优势的必由之路。以激发人才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核心,推动重点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议题。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般具有年轻化、多元化和枢纽化的特征。我们要向年轻化求新、向多元化求变、向枢纽化求动,努力会聚不同背景的全球优秀人才。未来一段时间,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竞争,是国际一流人才集聚度的竞争、人才价值创造能级的竞争、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为此,可在培养、集聚和使用国际顶尖人才上,在提升人才高地平台载体国际化能级上,在建设高质量战略人才集群和发展赋能上,在构建新时代人才治理体系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近年来,深圳“一人一策”为顶尖科学家量身定制事业平台,建立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前海通过资格认定、合伙联营、执业备案等方式,为香港金融、财税、法律等专业人士在区执业创造便利条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试行科创合作跨境政策,加快推动数据、物质、资金以及人员流通。广州南沙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展人才项目自主举荐试点,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共建共管人才协同发展促进机构。

      扎实推进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可通过打造国家人才发展增长极、枢纽港、能量核、桥头堡和策源地,以点上突破带动全局,产生人才发展聚变、裂变和升维反应,努力为全球优秀人才提供价值创造、创新突破和自我实现的平台、机会和场景。积极参与世界人才竞争的中心城市,要努力形成全球优秀人才集聚优势、节点优势和尖峰优势,实现人才集聚全球化、人才创造多元化、人才往来便捷化,推动人才价值贡献进入世界一流城市前列,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人才集聚坐标。

      (作者:孙锐,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