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刚上大学时,经常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无论是在自理区还是失能护理区,老人们都被当作服务对象和被帮扶者。对于老年问题,我深有体会:我们要用积极的老龄观去理解老年人。
跟随陈功教授学习后,我接触到了“时间银行”这一新兴的概念和运行模式。它是一个促成公益互助的信息平台,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存进银行”,到自己需要志愿服务的时候,折算成相应的服务项目。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已经持续关注“时间银行”20年。2018年开始,团队在全国进行了三轮“时间银行”调查,收集了20个省区市的100家“时间银行”案例,并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下撰写并发布了《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
彼时,时间银行在我国仍处于较为初步的探索阶段。由于缺少顶层设计、资金来源及稳定运行机制,大多数停留在概念阶段或者尝试阶段,缺少完整的效果评价机制。
在有关部门的规范和引导下,“时间银行”在全国部分地区名称变更,但背后的互助互惠机制却仍在长期运行。许多开展活动的机构都扎根在社区基层一线,实践者的热情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我们必须要找出当前制约“时间银行”发展的瓶颈。2019年,团队牵头成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志愿与公益分会,目前已经有近百家实践机构、社会组织及企业等社会团体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参与到这一公益活动中。
我们还尝试建构中国“时间银行”数据库,为指导实践探索和全国推广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时间银行”这一互助机制在中国的成长,深深体会到肩上沉重的担子。“时间银行”事业本质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政产学研用结合,也需要更多人的加入。希望能有更多养老服务创新与实践,引领社会互助新风尚,形成良善价值观,让更多老人生活更充实、更有尊严。
(本报记者陈之殷、本报通讯员梅桂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