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冰上项目的“热保障”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19日 09版)

        2月18日,选手在短道速滑(公开组)女子1000米决赛比赛中。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光明图片

        2月17日,辽宁队选手谷奥在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2月17日,选手在越野滑雪公开组男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决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投壶、占位、防守……手持冰壶以合适的力度将其推向营垒中心,冰壶的撞击声和场外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头戴醒目的头盔,脚踩冰鞋的运动员们蓄势待发,发令枪响,蹬冰、摆臂,飞速向前滑行。当前,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冰球冰壶馆和短道速滑馆正在进行着“十四冬”的比赛。

      作为“十四冬”主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承担着全部冰上项目比赛任务,由速度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冰球冰壶馆、媒体中心等部分组成。“不同的比赛场馆不仅对冰面要求不同,更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短道速滑馆馆长于洋说。

      “短道速滑馆要求温度控制在9摄氏度左右,冰球比赛时冰球冰壶馆的温度则要达到12摄氏度,而冰球冰壶馆的冰球比赛和冰壶比赛温度要求又不一样。”“十四冬”供热保障相关负责人刘志刚告诉记者,2017年建设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只有一个换热站,却至少有四种恒温控制的需求,场馆人员数量、大气温度等复杂环境都会对恒温造成影响。

      如何为“十四冬”提供稳定的“热保障”?刘志刚表示,通过一个多月的研讨,最终团队决定利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团队做出了一套针对不同温度需求的智慧控制系统。在各场馆增加远程温湿度检测仪,在换热站安装智慧供热恒温恒湿一体机,软硬件短期内迅速升级改造完成。”刘志刚说。

      智慧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通过云平台监测、大数据分析、负荷预测、新风数智调节计算,自动调节换热站供给参数和阀门开度,最终保持场馆内温湿度恒定。比赛内的场馆冰面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达到国际比赛的参数要求。

      “‘十四冬’供热智慧应急救援系统改变之前人工传达、调度指挥的方式,利用智慧系统判断问题、智能分析、发送指令。救援中心警报触发,应急抢险队30秒内完成集结出动,20分钟内到达处置现场。”刘志刚介绍,除了现有的供热抢险人员,各个工种20余人已全部待命,工器具、应急抢险车辆、应急抢险物资已全部配备齐全。

      为提高各项比赛训练期间的应急保障能力,在换热站外部安装了应急移动供热接口,如遇突发供热中断等极端情况,配备的5台移动应急热源车可及时与应急移动供热接口进行连接,持续为换热站输送热能,从而保障各场馆的正常供热。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