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河南延津:

    土地托管助增收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李建彬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8日 10版)

      “合作社为社员让利,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齐心闯市场。”河南省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良成说。

      彭良成是河南南阳人,2010年开始接触农业,跟着别人干活儿,2015年他慕名来到农业大县延津创业。

      延津县是河南省强筋小麦主产区,100万亩麦播面积中,优质强筋小麦占一半,并且已形成以优质麦为“头雁”,“面粉-面条-面点-速冻小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以及“从种子到种植、到收储、到加工、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小麦年加工能力达70万吨。

      “选择延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在这里粮食销路不成问题,还节约运输成本。”彭良成说。

      让他想不到的是,如何组织生产成了问题,农民不买账,要咋办?

      “先干起来再说!”彭良成跑完乡里跑村里,找村干部、经纪人、农民等多方沟通,几十个村跑下来,只有15个村有合作意向,有个村还只有一户,具体操作时又有三四个村退出,就这样,合作社艰难起步。

      彭良成介绍,合作社与社员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半托管、全托管、入股经营等形式运作,农民入社必须缴纳股金,每股100元,最低缴纳1股,提高社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合作社为每个社员建立档案,记录托管期间社员的农资购买、粮食销售、生产管理等情况,以待年底分红时参考。统一供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标准、统一组织销售,还定期举办生产技术服务培训。合作社不仅为社员提供更低的农资价格、更高的小麦收益,免费购买农业保险,还将争取到的政府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补贴全部给予社员。

      当年,第一批跟着合作社干的榆林乡西吐村村民王文喜就尝到了甜头,“当时小麦一收完,我就去打听,市价只有1.08元/斤,合作社一斤高出一毛多,一亩地能多出一二百元。现在每亩能多出300多元!”就这样,老王成了合作社的“铁粉”。

      如今,全县合作社成员有916户,托管土地面积13000余亩,订单种植小麦30000亩。

      2023年以来,延津县紧紧抓住“中原农谷”东区的建设机遇,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项目区内每年每亩地节本增效可达600多元,合作社托管的土地9000多亩都在项目区内。

      合作社成员榆林乡榆林村的娄元华,把他的100多亩地全部托管,“水肥一体化灌溉,我啥也不用管了!”

      “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的途径!”彭良成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李建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