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蓝领构成发生变化,技能提升值得关注

    作者:王 丹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7日 02版)

      【光明时评】  

      近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与2022年持平,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等职业收入水平居前列。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外卖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以其数字化、灵活性等特点持续拓宽蓝领就业和发展空间,成为提升蓝领就业质量的助推器。

      在公开报道和讨论中,“蓝领”一词出现的频率并不太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细分的工种和职业,比如建筑工人、工厂普工、货车司机等等。其实,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据统计,目前我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在全国就业人口总数中的占比约为53%。他们中,除了建筑工人等集中在制造业的传统蓝领外,也包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得益于平台经济体具有数字化、灵活性强等优点,原本受就业时空限制的劳动者可以灵活就业,成为“新蓝领”中愈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论是传统蓝领还是“新蓝领”,主体都是农民工。上一代农民工群体,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并寻得更大的发展,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青睐时间自由度高的工作,进城做外卖骑手等成为工作首选。不过,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随着餐饮和外卖市场向三、四线城市深入拓展,带动本地外卖业务增长,为外卖员在本地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蓝领零工跨省流动情况发生扭转,如服务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蓝领”,更加倾向于本地就业。

      《报告》显示,近七成服务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实现本地就业。这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县域经济的崛起,尤其是新业态的下沉和渗透,其所提供的灵活就业岗位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就业“蓄水池”“稳定器”的功能。另一方面,对劳动者来说,就当地的消费水平来看,所赚取的薪酬不仅很具有竞争力,而且不用面临父辈在城市融入中所遭遇的种种不适。这也是该群体就业质量提升的表现。对于地方来说,劳动力从流出到回流,也意味着在扩大消费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潜力和韧性。

      随着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就业观念的更新,“新蓝领”还将持续扩容。如何进一步提高该群体的就业质量,不仅事关千万个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更好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2021年7月,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并从工伤保险制度进行破冰,随着相关试点的结束,职业伤害险或将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国逐步推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于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来说,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同步出现的,或是新业态从业者技能的“被替代”。以外卖骑手为例,他们现有的技能将随着智能系统和设备的迭代与加入而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目前的岗位甚少有培养他们习得新技能的机会。因此说,与传统蓝领一样,“新蓝领”同样面临技能提升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这一问题被新业态就业时间自由、薪酬有一定竞争力等特点部分遮蔽或淡化了。加快创造条件和环境,让蓝领群体有机会参与再技能学习,更进一步说,提供终身学习的制度保障,是顺应技能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 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