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3日 星期六

    毫厘之间见“匠心”

    作者:陈勇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3日 09版)

        宁允展在研磨高铁转向架“定位臂”。资料图片

      【县级融媒优秀视频创作谈】 

      细如发丝间,研磨出世界的速度;咫尺匠心间,诠释出极致追求。

      在青岛市城阳区,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特级技师宁允展,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我们有幸采访过他,他像个大哥哥一样,娓娓讲述着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故事。从他眼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铁路技师的奋斗与坚持,还看到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于是,我们萌生了记录这个事迹的想法,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工匠是多么的伟大,也希望可以感染更多的中国青年。

      创作过程并不容易,高铁定位臂和研磨技术等场景过于专业,很难在短短几分钟展现清楚,拍出来的视频很平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又一次找到宁老师。我们再次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也有了创作微电影的想法。

      我们以中国铁路发展为切入点,在影片开头以数字滚动的形式来谈变化,开始的数字是1881年,因为在1881年,中国建设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将最后的数字定在1987年,这一年,宁允展即将开启他的“工匠之路”——报考铁路技校,做一名铁路工匠。

      “学习强国”平台上推出的这部微电影《大国工匠》中,故事的第一个场景放在铁路上,辅之以“老照片”泛黄的色调,交代宁允展成长背景的同时,也带领观众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泛黄的色调与被黄土地包裹的铁路、寒冬中枯黄的树枝形成呼应,寓意我国工业化发展之路的艰辛与不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粗放的发展模式,对技术投入不够,曾让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立志改变当时现状,犹如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宁允展心中。

      在攻克“定位臂”技术难关的情节中,我们使用了快节奏的音乐。追求技术进步的迫切性与宁允展在技术研发中的忙碌相呼应,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情绪。采访宁老师时,他也表示,当时虽然有着一腔热情,但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否攻克技术难题,只能抓紧研发、争分夺秒,在有限的时间里实践无数种可能。宁允展要攻克的“定位臂”技术堡垒,是“毫厘”之间的成败,所以在研磨、测量等技术展现过程中,我们采用大特写展示细节,把精细的技术呈现给观众,也体现了“匠人”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宁老师家里有个阳台,不到10平方米,没有花花草草,只有一台机床、一台铣床,墙上悬挂着各种工具,也正是这个独属于他的“秘密花园”,见证了他的努力和成功。每天下班后,宁老师会在这里待到半夜,不停地试验、钻研。我们在微电影中,也对这个阳台进行了还原,通过这个细节来讲述成功背后的故事。

      整篇故事以常规线性叙事方式,分成宁允展“学生时代”和“工作阶段”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出现一次被人质疑的情节。宁老师说他的人生是在被质疑中破釜沉舟、不断前进的。于是,我们通过两次质疑串联了整个故事线。第一次是好朋友对他的梦想的质疑,我们选择了以冲突的形式来展现,凸显梦想的珍贵;第二次是他对攻克高铁“定位臂”技术难题的质疑,通过他与师傅的对话,来展现这项技术的难度,也更加凸显这份成功来之不易。

      宁老师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微电影中,父亲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和好朋友打架时,父亲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梦想;第二次是成功时,父亲骄傲地擦拭相框,这是宁老师心里最柔软的亲情,也是我们想给大家传递的爱的力量。

      影片最后的四通八达的高铁列车与影片开头的铁轨形成呼应,是对他在短短10年间把高铁转向架研磨做到极致的致敬。影片结尾落在了孩子身上,这是为了还原宁老师在技术学校进行授课的场景,也是宁老师和我们的一个共同心愿,希望可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制造业,传承好工匠精神。

      (作者:陈勇,系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