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2023年,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从数据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就地方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2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2023年财政收支情况及相关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方面也持续加力。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年初,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3年达27.46万亿元,增长5.4%。重点领域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9%,教育支出增长4.5%,科技支出增长7.9%,农林水支出增长6.5%,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对此,王东伟分析认为,所谓适度加力,一是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的信号;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三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所谓提质增效,就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这六个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关键处。
近年来,国家财政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18—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567亿元,年均增长6.4%。
王东伟介绍,2024年,财政部将围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带动引领作用,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的增信撬动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开拓,有力有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王东伟说,要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在经费方面,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保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项目、资金、人才、基地创新资源的统筹。
“2023年,按照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加持续的要求,我们统筹助企纾困需要和财政的承受能力,进一步突出前瞻性、连续性、精准性,对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聚焦特定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实施一批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实打实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
2023年,财政部门分批次延续优化了70余项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大部分政策直接延续到2027年年底。王建凡指出,这些政策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需求双向发力,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促增收扩消费保民生,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