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着眼身边“小事” 提升生活品质

    ——四川天府新区在主题教育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郑晓凤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31日 05版)

        市民在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湖公园露营。资料图片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杯“跑遍四川”半程马拉松比赛举行。资料图片

      【主题教育在基层】 

      冬日午后,微风轻拂,阳光正好。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湖公园内人来人往,人们或在凉亭内休憩闲聊,或在草坪上拍摄照片,或在阳光下欣赏湖中美景……大家惬意地享受着安逸的午后时光。

      “主题教育中,我们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对南湖公园开展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华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其说。

      此前一段时间,华阳街道收到涉及南湖公园的群众投诉多发。经深入了解发现,因原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权到期,南湖公园存在管理不善、基础设施破旧、环境脏乱差、经营户乱搭乱建占用公区等问题,曾经在华阳居民心中“无可替代”的南湖公园,环境质量迅速下降。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府新区通过抓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聚焦民生领域焦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把群众烦心事化解在家门口,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南湖公园也迎来了转机。

      “我们响应群众呼声,深入调研,于2023年9月正式接管南湖公园,开始对公园进行全面管理维护。”韩其说,华阳街道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经多方协商,积极探索,寻求妥善化解南湖公园遗留问题,系统治理整体环境,还南湖公园一个新面貌。

      在工作中,华阳街道坚持统一标准,努力解决南湖公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拖欠工资等问题,以及园区约60户经营户如何持续经营,原管理公司79名员工如何安置等难点问题。

      韩其说,街道组建专班,实地排查、专项测绘,全面摸清园区经营信息、违建违占等情况,对各类经营户采取人性化过渡管理,主动为员工、经营户提供就业和法律援助服务,逐步消化矛盾,顺利完成南湖公园移交回收工作。

      接管公园后,华阳街道通过微信平台、市民热线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市民意见建议,综合整理出80余条整治意见。很快,一场大扫除大治理拉开帷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件垃圾专项清理、水体更换、绿化修剪等大整治,以及公厕、路灯、破损路面、栈道等微改造、微提升,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街道还依托微网实格服务体系,发动党员、微网格员广泛参与移交过渡期间安全巡查、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工作,增强巡查整治力量,有效保障园区安全。

      附近的群众也积极响应,开展南湖公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200多人的队伍分成数十支小队,分散到公园的各个角落,不一会儿就清理出大量枯枝败叶,花台边、水池旁、地板缝隙间的杂草也被一一拔除,杂物垃圾在各条小径上垒起一个个小堆,打包后统一运走处理。

      “我们接管半年多来,大力治水、治脏、治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韩其说,街道对南湖公园进行“由内而外”的全面清洁,打捞湖面垃圾31吨,恢复绿植6000余平方米,清理占用公区商户20余家,清理违规违建、私搭私接70余处,维修更换路灯、公厕、污水井盖、垃圾桶等公共设施500余处,推动南湖公园旧貌换新颜,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家住附近的卢先生说:“最近,公园变干净起来了,湖水活了,环境改善了,公共空间也宽敞了,来这边散步的人也多起来了。希望能继续改进,让我们的南湖更美好!”

      赏心悦目之景有了,生活基本保障更不能缺。主题教育开展之前,天府香山小区周边无商业配套设施,附近居民面临买菜难题。香山社区纪委收到群众反映的这一问题后,立即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探寻解决方案,推动解决居民的“菜篮子”难题。

      如今,天府香山小区利用闲置场地建设了临时便民市场,新的菜市场也已完成基本装修,预计春节后投入使用。临近春节,临时便民市场里吆喝询价、拣菜称装、斩切收银的声音此起彼伏,烟火气十足。小区居民胡蓉说:“以前菜贩在哪我们就往哪跑,买菜有时不方便。现在市场就在身边,‘菜篮子’有了保障,这桩烦心事终于解决啦!”

      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小区物业纠纷、农业生产灌溉、居民安全出行……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天府新区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重点解决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郑晓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