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浮光掠影、闲情纵笔的思乡追忆不同,吴梅英的散文集《小村庄》(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突破传统经验的藩篱,以亲身介入的方式,以真诚的非虚构笔触,带领读者重返现场,共同触摸城市化进程之下浙西南乡村那些被情感浸润的遥远事物,共同探寻社会转型之中人与自然面临的多重境遇。
故乡总是与大地、山川、田野、溪流、炊烟、母亲等人事景物紧密关联。农耕视域下的自然、民俗、人伦、亲情等,所负载的不仅有岁月的凝重,更多的则是作者对成长轨迹和家园情怀的感知。《拾榧》《偷桃》《背树》《采茶》《砍柴》等篇什,记录的是童年乡村生活的生活场景。作者以丰盈的细节描摹,对乡村生活形态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现,让人深受感触。《年味》《端午》等系列组章,作者以亲历传统民俗的叙写,传递出这一方小小土地上人们的生存常态和精神需要,又表达出对家乡熟稔于心的深情。
作者习惯以“我”的视角,看待目所能及的一切,或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或他乡遥寄、午夜梦回。《老屋》瞬间让人置身于江南的某个老院子里,杉木房梁壁板、天井、锅灶、石子路、桃树等意象,引发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思念。《麻竹坑》依旧站在“我”的立场,还原与祖母、伯父、姑婆等相关的细小情节。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静静流淌,因其细腻而可感,因其真实而生辉。
作者总是不惜笔墨关注时代变革之中个体生命与山乡大地的血脉联系。“……一桌热腾腾的菜摆上了桌。一个熟悉的不熟悉的人走进大会堂。不熟悉的,肯定是谁家的女婿或者媳妇,还有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他们也许从来没有在这个村庄生活过,只在清明时节,被家人带了回来,看看这个本该属于他们的村庄。村庄正在老去,又似乎还年轻着。几百人的微信群里,节庆的氛围正被图片带出。”一代又一代人对村庄的情感越发强烈,“故乡”几近成为人们情感认知上的一个“地理符号”。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故土情之深、爱之切,更能捕捉到乡土情怀之下那些独特而真切的发现。
或许每个作家的书写,都与其原生故乡存在难以割舍的联系。故乡的山水自然、世故人情、变迁轨迹等,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散文写作资源,也培养了她自然、灵动、敏感的文学气质。不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写物,作者都努力兼顾诗性和哲思。写作态度上的真诚与包容,使得她的叙事更加可靠、更具深度,也更彰显出潜藏的力量。
在当下乡土散文写作的语境中,吴梅英以回望岁月的方式进行“纸上还乡”,叙写着一个地域上厚重的历史脉络、自然风情与人文生态,这是对乡土世界一次文学意义上的致意,期待引发更广泛的精神上的和鸣。
(作者:叶 琛,系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丽水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