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

    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忠德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3日 06版)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坚持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塑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优势产业,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1.提升产业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新型工业化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其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应紧密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补齐关键领域产业技术短板,一体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迈进。

      全面夯实产业技术基础。产业基础是产业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产业基础总体持续发展提升,但部分关键领域产业仍存在“卡脖子”风险,特别是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装备、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应切实将产业基础技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专项行动计划,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产业技术、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加快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加速形成创新发展合力。应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探索实施链长负责、揭榜挂帅等组织形式,形成分类推进、纵横结合的立体化、组团式任务攻关模式,加快构建和完善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构建稳固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前瞻性和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提升数实融合创新发展能力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应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

      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扩大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效应,促进人工智能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合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数字化变革,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工艺、数字化装备等制造技术、软件、管理技术、智能及信息技术等集成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升级提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应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以数字智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双向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以数字制造、数字管理、数字物流、数字服务为中心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推动数字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形成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深化市场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推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技术创新,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制造。

      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引领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应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加强前瞻性研究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新赛道,巩固强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的增长引擎,持续培育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3.提升新型工业化典型场景引领示范能力

      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是系统总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抓手。建设新型工业化中试基地、应用验证平台,积极开展新型工业化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放大工业互联网等数实融合平台辐射效应,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以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紧扣制造工艺、系统装备数字化,制造单位、车间工厂柔性化,工业网络、工业数据互联化,工业软件、管理服务平台化,生产制造、资源管控绿色化,积极探索分领域、分行业、分规模、分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形成数字化应用创新示范,推动批量生产转向高灵活性、个性化、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模式。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涉及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基础制造技术先行先试、成果共享转化,建设新型工业化检验测试、材料研发、数据计算、工程人才、成果转化对接等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及公共创新基础服务平台,加强数字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修订,打造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示范验证基地、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实验室,培育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中小企业,形成更多中国制造高端品牌。

      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场景牵引,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中试验证和应用验证平台,推动新型工业化创新成果成组连线、串珠成链,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作、创新链各环节协同攻关的良好生态,围绕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4.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以教育为基础、科技为关键、人才为根本,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工业化领域的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加强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体规划,加强新型工业化领域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新工科建设,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创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体制机制,重点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坚持使命共担,推动理念相融,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优势和企业科研、人才、平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和企业工程实践需求紧密融合,充分调动企业和高校的积极性,形成相互契合、有机衔接的校企协同育人目标、育人理念和育人生态。

      坚持平台共建,推动场景相融,以校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机构等为依托,一体化提升企业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升级高校原有科研育人平台,建立配套的工程师高水平培养中心,搭建仿真环境、工程技术实践和中试验证平台,探索实施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让工程硕博士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

      坚持师资共享,推动创新相融,组建校企联合导师团队,不断完善校企导师选聘、考核、激励机制,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积极推进校企人员互派交流,构建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打造以企业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和高校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统一的“双导师”队伍。

      坚持人才共育,推动文化相融,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产教融合机制,不断创新“企业出题、校企解题、学生做题”的“项目制实习”模式,推动校企协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全程参与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工程实践,形成全链条衔接、全过程协同、全方位融入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

    5.提升国际开放合作发展能力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谁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谁就能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应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历史方位和任务要求,把我国先进研发优势、生产制造优势、超大规模优势、超强人力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国际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以坚实的实体经济和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更好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体系结构的智能重塑,构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工业化制造体系。

      持续加大国际交流,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构筑全球合作竞争的新优势,通过支持成立新型工业化相关领域的国际学会组织、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产教联盟等,打造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产业论坛、科技活动品牌,建立一批国际学术创新、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和共同体,更加高效、更加广泛、更加有组织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和人才要素,常态化推动国际人才、平台、资源、企业交流合作,大力营造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国际文化交流生态。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驱动,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企业对外投资结构,鼓励优势企业积极投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数字化领域,继续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双向开放大平台,创新形成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政策与制度体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强国建设作出基础性贡献,更好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加速助推制造业实现韧性更强、潜力更大、动力更足,使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具有强大产业规模、良好质量效益、持续发展能力的制造强国。

      (作者:单忠德,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