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星期一

    丽水学院:“三早联动 四课融通 能力导向”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吴松泉 邹继华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09版)

      丽水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和要求,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护理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为抓手,围绕专业通用能力(人文修养、人际沟通、文献检索、信息应用等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精神与心理护理等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科研创新等能力)“三力”目标导向,构建实施“三早联动、四课融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三早联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将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科研“三早”联动教育融合贯穿于护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增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第一学年设置护理专业认知实践课程,推动学生专业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能力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实验开放项目、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学科竞赛、教师科研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四课融通”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学院改变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思政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发展课“四课融合”的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第一学年以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为主,开设护理学导论、护士人文修养等课程,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上学期逐渐融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第三学年下学期设置护理研究、护理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同时,通过课程整合,学院将基础医学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将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士礼仪等内容整合为护士人文修养等,优化传统课程结构,降低理论学时比例,增加实践动手机会。

    “时空融合”优化理论教学范式

      学院积极构建“任务驱动、结果导向、时空融合”的混合式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网络课程资源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通过跟踪学生线上学习行为轨迹,及时指导、督促,师生互动交流更加及时便捷。线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主要讲解重难点内容,采用案例讨论、问题分析、小组学习等形式,促进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赛教融合”提升护理岗位胜任力

      学院构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将护理实践教学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科竞赛有效衔接与融合,将学科竞赛内容、形式、标准等嵌入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中,提升学生的护理岗位胜任力。通过“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协同”“专任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协同”“课内专业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协同”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效果。

      学院“三早联动、四课融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效显著。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4%,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达96.1%。近3年,学生获全国和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11项,获全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9项,获省级大学生护理技能竞赛金奖9项、银奖4项、铜奖1项,获省级优秀案例特等奖、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16项。护理学专业2019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0年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系教师党支部被评为浙江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护理教学团队获省级“十四五”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评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

      (吴松泉 邹继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