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
冬日,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的橙园里,黄澄澄的“小灯笼”缀满了枝头。
伴随着嗡嗡的声响,一架无人机飞了过来。
“无人机用来干嘛?”记者问。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秭归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德神秘地说。
“左,左,下,下……好,停!”伴随着指令,无人机不偏不倚地悬停至刘辉德跟前。
刘辉德俯身用力,“嘿”的一声,把满满一筐橙子挂在无人机下方的钩子上,高声喊道:“起!”
嗡嗡声再度响起,伴着气流,无人机带着橙筐腾空而起,飞行几百米后,稳稳落在盘山路上的货车旁。
“以前运橙子,全靠肩扛——上山碰鼻子,下山杵腿子,背上压个磨盘子。现在,无人机把沟沟坎坎拉成了空中直道,它飞3分钟,顶果农跑1个小时!”刘辉德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