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丰富课程实践内容 拓展核心素养培育渠道

    作者:常笑雯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09版)

      教育科学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渊源久远、学统深厚的教学单位之一,拥有资源丰富的优质学科平台与专业智库,培养了众多扎根西北、坚守教育初心的优秀师范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培养适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立足学科前沿,围绕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要,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多元的课程实践内容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理论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锻炼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增强核心素养。

    以生活实践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学院坚持推动课程实践回归生活本源,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领悟课程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具备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学院开展“寓”见青春“宿”说美好——学生社区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邀请校外专业收纳师为全体生活委员讲解收纳整理、空间划分的各种方法,让学生通过收纳整理实操训练提升规划和整理能力,学会合理利用空间,创造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的集体生活空间,营造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举办“同向同行,共筑安全校园——远航计划主题班会”,围绕健康生活、体育锻炼、安全出行等主题,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并通过实例指导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自主发展和实践能力,创建和谐、健康、舒适、安全的寝室环境,为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开展防范诈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反诈主题电影,举办反诈知识讲座,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案例,让学生对各类诈骗行为具备更深刻的认知,铸牢反诈意识。

    以劳动实践教育强化自主发展能力

      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是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依托西北师范大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四自”育人理念,学院将校园打造成课程实践教学场所,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劳动育人工作。学院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楼、宿舍、餐厅等场所的管理服务,培养学生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实践技能,感受劳动创造美的真谛,尊重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成长为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时代新人。

      学院组织学生在云亭校区学生餐饮文化中心开展劳动育人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餐饮服务工作,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劳动技能,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组织学生参加推进文明琴房创建工作,让学生通过清洁打扫、制作手工小花瓶、布置艺术画作等方式,营造和谐、有序、整洁的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学院劳动教育理念;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践行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宿舍内务整理、教学楼楼道与教室清洁、文献资料整理、急救培训、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雷锋精神,在合作中强化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

    以文化实践教育塑造正确价值信仰

      学院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文化育人浸润计划,将教学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联系,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作为文化教育的主要支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年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文化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自我革新。

      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联合开展理想信念润心计划系列活动,与兰州市第一幼儿园合作开展“支部共建助教育,砥砺前行担使命”支部共建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馆,学习了解兰州市第一幼儿园的支部建设特色及“三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其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组织学生前往会宁县红军会师楼、红军村等革命遗址开展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了解红军会师的真实事迹和历史背景,领悟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精神,引导学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专业所长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学院开展以“奋斗者·正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从学习与生活实际出发,讲述真实生动的事例,充分表达青春风采与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子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昂扬力量。

    以实习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近年来,学院立足学生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校企、校校协同指导下,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将学科专业理论、技能方法和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专业见识。

      学院组织师生前往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实践交流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互动、兴趣课程教学,了解特殊儿童的能力状况、认知及行为特点,进一步提升教学素养和实践技能。学院与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设虚拟课堂,邀请合作学校教师为学生进行深入指导,分析专业优势和发展方向,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生长·艺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实践作品展”,鼓励学生主导布展、参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施展创作能力和艺术才华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稳定健康的美学观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充分了解毕业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主动就业意识,有针对性优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相关部门前往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新区分校、兰州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兰州新区第六幼儿园等学校开展拓岗活动,采用线下访谈和线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促进求职学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实现高质量就业。

    以社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学院将实践作为培养和检验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着力带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逐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融互促的良性发展局面。

      学院将课程实践扩展到社会实践范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知国情、长才干、塑品质。为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学院举行青年志愿者培训大会,深入讲解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宗旨、工作内容、价值观与工作准则,深化学生对志愿者基本礼仪、服务性质、服务内容的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

      学院组建多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时代担当。“星火十育载,赓续陇山情”社会实践团奔赴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开展为期1周的留守儿童艺术帮扶实践活动,结合各专业教育性、艺术性特点,根据当地儿童的艺术教育需求设计美育课程,在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实践团学生也通过帮扶活动获得成长,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农村、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微光筑童梦 甘博趣启航”实践团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担任博物馆讲解服务志愿者,向参观游客讲解文物的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博物馆发展建设,为传播甘肃省历史文化贡献力量。“返家乡”社会实践团组织学生参加家乡团区委、区青协开展的志愿活动,利用暑期参与交通引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工作,为家乡贡献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始终扎根地方,充分发挥人才培养重镇与教育理论研究高地的作用,着力为西北地区师范教育改革贡献力量。近年来,学院勇担立德树人使命,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搭建多元化教学管理服务平台;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实践育人模式,将课程实践贯穿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立体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走深走实。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要求,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切实肩负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多重课程实践育人格局,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常笑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