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这些暖心故事㉒】百岁老人下楼记

    作者:本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6日 01版)

      【这些暖心故事㉒】

      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洒进了屋里,正是上海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家住黄浦区蒙西小区的朱石贞简单收拾好自己,小心翼翼地将104岁的母亲扶上轮椅,推进新装好的电梯:“出门去!”

      可别小看出门这件事,朱石贞掐着指头算了算,除了生病就医,“阿拉老娘已有七八年没下过楼了”。

      老小区没有电梯,住的楼层又高,老人出门一趟可是不容易。“像个(木)雕一样搁在上面。”朱妈妈这样幽默地形容“悬空”生活。

      女儿朱石贞知道,母亲很想下楼。“能出去晒晒太阳,是老娘最大的愿望。”

      而且,朱石贞也在慢慢老去,对于年过七旬的她而言,上下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着许多老房装上电梯的新闻,朱石贞翘首以盼,啥时候电梯能装到自家门口。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为上海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但朱石贞所住的蒙西小区80号楼,在加装电梯摸排中发现了大麻烦:门洞沿街,出门就是人行道和马路,抬头还有高压线。

      听说自己所在的楼栋被判定为“不适合加梯的门洞”,朱石贞的心一沉。

      还有办法吗?

      “老旧小区加电梯,就好比‘螺蛳壳里做道场’。”打浦桥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溢骏用手比画着对记者说,“原来的高压线就在电梯井道的正上方,电梯建上去时正好会碰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沿街的整排高压线向北移动了一米左右。”

      “头上”的问题解决了,还要解决“脚下”的问题。如何避开埋在深处“看不见”的弱电管线?有几间地下室比一楼外墙凸出一米怎么办?既要保障安全,又需维护好住户利益,让大家都满意。

      相关部门多次与居民代表召开恳谈会,抛出问题、解答问题,方案一遍遍修改,困难一点点克服。地上高压线移位,地下管道精准勘探,地下室避让……朱石贞期盼多年的电梯终于装上了!

      电梯开通后,朱石贞带母亲下楼终于实现了“一键直达”。

      这不,小区花园里,104岁的母亲正和95岁的彭阿姨,一起晒太阳、噶珊瑚(聊天)嘞。

      (本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