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4日 星期日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坚持党建引领 培育新时代高科技人才

    作者:杨习贝 高 尚 邓 星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14日 04版)

      江苏科技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所以“船舶、海洋、蚕桑”为特色优势,具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行业特色型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植于1981年起招生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学院时刻把握时代发展对计算机相关学科及专业的重大战略需求,蓄力新工科建设,践行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宗旨,秉承学校“船魂精神”,围绕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战略任务、“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肩负“兴船报国”使命的新时代科技人才。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支部联动系部”工作机制,推进“四融合四保障”新模式 学院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融党建于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保障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融党建于人才培养,保障杰出人才的输送;融党建于科学研究,保障高水平的科研产出;融党建于师资队伍建设,保障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建设。学院通过探索“四融合四保障”新模式,支部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为学院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的党建基石和明确的方向指引。目前,学院教工党支部获首批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

      确定长期和阶段性发展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学科与专业发展水平 学院积极引导教师为学科与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共同探讨规范教学资料、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设施、优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一流建设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工智能专业成为国家首批35所高校招生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学科。近5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教研教改项目5项,出版教材10部,其中省重点教材3部。

      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开拓“项目+竞赛+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中,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致力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过硬专业知识、良好人文素养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5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6项,总计参与人数1214人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45项、省级奖项339项。

      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推动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学院教职工以扎实的态度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持续聚焦科学问题,推动科研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学院近年来获吴文俊奖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目前计算机科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近5年来,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累计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授权42项发明专利,出版8部专著,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省优秀毕业设计3项。

      聚焦校企合作,建立“校线交替、双向流动、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师资运行机制 学院注重校内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实现双向交流、两栖发展,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选聘产业教授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课堂”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的无缝转换。学院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获评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省“333工程”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2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校教学名师2人。近5年,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共获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21项,获批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5人。 (杨习贝 高 尚 邓 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