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而身处其中,我们却仍拥有可贵的安宁。我们四处旅行,漫步城市,为“村超”喝彩……这一切的底色是平安,这一切的支撑是法治。
过去一年,法治之网不断织密,法治之力持续强化。一系列法律法规筑牢法治根基,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的司法改革推动法治进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迈出坚实步伐。
亮剑攻坚,回应时代新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发起凌厉攻势,组织专项打击行动,不断深化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2023年,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犯罪嫌疑人4.1万余名,打击工作取得显著战果。
这是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实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成绩单之一——
保护妇女、儿童等合法权益,2023年公安部“夏季行动”共抓获涉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嫌疑人212名,找回失踪被拐妇女儿童683名;
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恶组织1900余个,预防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随即公布多起典型案例;
…………
亮剑攻坚,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需求;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固本强基,充实群众获得感
深冬的喀拉玛盖镇,这个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距离县城最远的镇,地广人稀更显寒冷。而在喀拉玛盖人民法庭“冬不拉”调解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奶茶、弹着冬不拉,一场因代牧而起的矛盾在热烈的氛围下展开调解。悠扬的乐曲消弭了纠纷双方的火药味,讲道理、讲法律,纠纷最终得以顺利解决。
诉讼是化解矛盾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一诉了之”,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枫桥经验”穿越时空焕发新活力,书写着一个个基层治理新故事。
在安徽铜陵,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探索形成“法治超市”模式,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矛盾隐患“终点站”;在广东江门,“粤平安”可将群众诉求分类分层分级精准上报,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协同联动;在湖北武汉,调解员、物业、热心群众等11类力量组成的“平安合伙人”,构筑起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道防线;在北京西城,一条热线直通法院,一个工作站集约处理群众司法诉求,让民意诉求表达更为通畅,让诉讼服务直抵群众身边……
过去一年,仅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7.3万件纠纷在线调解,平均每分钟就有100件纠纷成功化解在诉前。
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海岸,从牧区草原到繁华都市;从传统行业到寄递物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从立足国内拓展至服务对外开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这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诉源治理实践。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正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思维贯穿其中,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深化改革,展现队伍新气象
背景屏幕上党徽庄严、警徽闪耀,来自政法系统各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2023年5月11日,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这些在执法办案、保护群众、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荡着忠诚履职的信念,闪耀着公平正义的光芒。
选树典型是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的抓手之一。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法领域改革全面发力。2023年,各部门在基础性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推出一系列更深层次改革措施。
基层派出所是平安建设的基石。公安部推进警力集约化使用和机关警力下沉,推动大部门切实担负起“实体主战”职责、有力支撑“派出所主防”定位;
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部重点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依法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粗暴执法、执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追求公正与效率,实践高质量人民司法。全国法院系统围绕涉诉信访、司法公开、家事审判、加强审判管理等课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司法审判工作质效;
回应时代之需。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轻微刑事犯罪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明确提出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
回顾过去一年中的奋斗与荣光,法治中国建设的热度与力度更上层楼,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不断实现,崭新的中国法治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陈慧娟)